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台灣如何規避“被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22-08-28 00:03:25  


 
  叁、俄烏衝突對台之借鏡:勿陷烏克蘭化

  俄烏戰爭引發全球社會及台灣高度關注,儘管多數台灣民眾不認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說法,然從民調顯示“烏克蘭情境效應”已發酵,刺激台灣民眾對兩岸政策及外交路線認知轉變,更加趨向理性與務實。對照俄烏與兩岸互動關係,確實有諸多相近性,若能從中獲致啟示及反省,或有助於台灣思考避戰風險。

  首先,兩岸衝突比俄烏呈現更加不對稱權力結構。儘管俄羅斯軍力全球名列第二,烏克蘭軍力則是第22名;烏要參與的北約組織經濟產值為俄的22倍,軍力則是四倍,美國及北約尚皆不願意直接抗俄羅斯,而是提供武器裝備及經濟制裁、金融封鎖耗損俄國力。中國軍力全球第三、經濟第二;台灣軍力排名第21名,但大陸經濟產值約為台的23倍。台灣在外無類似北約及美國出兵協防下,須單獨面對中國大陸,呈現更為不對稱權力傾斜。⑨

  其次,台灣戰略地位未必比烏克蘭重要。北約提供武器給烏,在於其扮演歐洲與俄羅斯間戰略緩衝地帶角色,因而獲得多國支持,且烏也是聯合國成員受到集體安全關注。烏是主權國家,且美亦承認之,聯合國通過決議譴責俄侵犯其領土。但台並非聯合國成員,美也無承認,在國際社會“一中體制”下台將更顯孤立。台積極參與美所主導建構印太戰略框架,扮演圍堵中國之馬前卒角色,甚至呼籲參與美日印澳四方安全論壇,但卻不得其門而入。烏尚有美及北約提供武器協助其抗俄,但台灣背後並無類似北約組織。美國雖宣稱對台承諾“堅若磐石”,充其量如同對烏給予武器及經濟制裁中國。兩岸一旦爆發戰爭,台將陷入比烏更加險境而須單獨與中作戰,且獲國際奧援不會比烏克蘭更多。⑩

  最後,中國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正在強化“武統”合理性。相較於俄羅斯軍隊不知為何而戰、士氣受挫,中國解放軍武統台灣,則涉及所謂“國家完全統一”及“民族偉大復興”。蔡英文既未宣稱具中國人認同,又公開否認“九二共識”,倡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大陸在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形塑上,遠比俄羅斯更為成功。大陸當局一再倡議“兩岸一家親”、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但台灣社會則是台獨聲浪及台灣認同皆創歷史新高,導致中華民族主義及台灣主體意識衝撞更為激烈。前副總統呂秀蓮倡議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一個中華”,則有回歸傳統民進黨不否認台灣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立場,這對緩和大陸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或有其效用。⑪

  台灣應從俄烏戰事中獲啟示,檢視對外政策及兩岸路線。烏因採取一邊倒傾向西方及美國外交政策,試圖加入北約及歐盟,自絕於斯拉夫民族主義及威脅俄國家安全,從而招致俄“先發制人”攻擊。台灣則從承認“九二共識”到否認“九二共識”,從認同中華民族到否定中國人認同,且台獨聲浪創新高,從採取“友美和中”路線,轉變至“抗中保台”、“聯美日抗中”戰略。若要避免“台灣烏克蘭化”險境,不僅應強化兩岸公民社會聯結、促進兩岸親善關係,對外路線也應調整,即從“聯美抗中”失衡戰略轉向“友美和中”均衡戰略。

  肆、俄烏衝突對台灣對外戰略之啟示

  一、美國試圖從“以烏耗俄”到“以台耗中”

  中美兩大國皆有意擺脫“修昔底德陷阱”,避免一戰。中國在追求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過程中,強調國家完全統一及民族復興。因此,台灣問題成為“重中之重”涉及國家核心利益。而美國在印太地區所建構“北約版”之印太戰略,則是將台灣視為民主成員,置於戰略前沿馬前卒角色,帶有明顯“聯台制中”、“以台制華”戰略圍堵意涵,試圖“以台耗中”如同“以烏耗俄”,阻斷中國發展機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