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美台在合作強化後備戰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9-10 00:08:34  


 
  此次,“全民防衛動員署”正式升格後,首任署長由白捷隆中將擔任,副署長二人,其中一人兼執行長,全署設有人力動員處、物力動員處、動員管理處、動員綜合處及主計室,負責台軍軍事動員政策、協助“行政院”與所屬機關(構)、直轄巿、縣(市)政府全民防衛動員政策、全民防衛動員演訓、後備部隊編組、選充、召集、訓練與動員整備、後備軍人管理、服務與動員管理信息系統政策、軍需物資、軍事運輸、軍需工業動員政策,以及其他有關全民防衛動員及軍事動員業務之整備事項之規劃、督導及執行②。

  “全民防衛動員署”具有三大任務:第一,持續精進教召訓練,提升後備部隊的戰力。2022年開始,教召訓練將由5到7天,試行改為每次14天,並且增加訓練行軍宿營、戰傷急救等科目。估計每年約15000名後備軍人受訓。為使後續教召訓練持續精進,防務部門將於當年第四季開展成效檢討。

  第二,建立跨部會合作機制,確實整合全民總力。各地的人力物力動員、戰略物資儲備,是防衛固守的關鍵。同時肩負物力動員和軍事動員的兩大工作。改制前,物力動員是全動室的職責,軍事動員則屬於後備指揮部範疇,現在兩大業務合併由“全民防衛動員署”統籌。防務部門和各部會、各縣市密切聯繫,建立跨部會協調合作機制,確實掌握在災時戰時都能夠運用民力物力。

  第三,適時修訂動員計劃,讓各項計劃更為周延。目前,“全民防衛動員署”根據“動員綱領”,已經依分類計劃和執行主管機關,召開跨部會研討會議,擬定動員計劃。“全民防衛動員署”協助直轄巿、縣(市)政府全民防衛動員、演訓,軍用物資、軍事運輸與軍需工業動員政策規劃及執行方面,依據“國防”需求審視動員計劃,各部會和縣(市),一起配合提升動員能力。

  依照“全民防衛動員署”的規劃,物力動員應優先於軍事動員,台灣地區基礎建設及島內物資的具體調查,比戰時的軍事動員應更早進行部署。在戰事爆發前,在平時就詳盡落實各種民間調查與統計,也就是所謂的“全民總力”。全民總力的動員調查的內容包羅萬象,內容涵蓋各項防空避難、戰災物質等等,例如,全台適合儲藏糧食物資的地點,傷患臨時救治的地點,甚至是大量屍體放置的地點。全台加油站有2900多個,目前都是由台經濟部門能源署統計,“全民防衛動員署”負責把這些資料變成各作戰區的必要調查。全台灣各加油站的地理位置與分布空間等資料都要彙整交由各作戰區運用,以便用於戰時的緊急油料補給。

  二、民進黨當局推動後備戰力改革因應美戰力無效的批評

  台灣社會少子化現象日漸嚴重,再加上民進黨當局大幅削減軍公教警人員退休金,願意從軍的人員減少,使得兵源短缺現象突出。根據台灣地區防務部門統計,由徵兵制轉型為專業的募兵制後,截至2019年,列管後備軍人達230萬多人,其中退伍8年內的精壯人力約有77萬多人。不過,所謂的百萬雄兵的戰力卻遭美國批評為“虛有其表”、甚至“無效戰力”,並立法研擬協助台灣地區提升整體戰力,尤其是後備軍力。2020年2月15日,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刊發題為《台灣的軍事是個空殼子》(Taiwan’s Military Is a Hollow Shell③)的報告,報告指出,近十年來美國國防部通過“永平”和“永靖”專案持續評估台灣地區建軍與用兵,認為台軍約200萬的後備部隊為無效戰力。雖然台灣地區高調向美國採購坦克、戰機等裝備,但台灣地區前線部隊已經空洞化。而整個後備系統功能不彰,一旦爆發戰事,高價購買的裝備能發揮多少實質性作用令人質疑。美國國防部認為,台義務役僅接受4個月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就轉為後備軍,沒有參與任何實戰演習或戰鬥訓練,無法構建有戰鬥力的後備軍,後備戰力空洞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