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台灣突出的民粹主義現象

http://www.CRNTT.com   2022-09-18 00:07:24  


 
  那麼“民粹”與“民主”究竟有何不同?“民粹”與“民主”都強調人民的主權觀念,然而民主主義認為,人民主權的現實實現機制是代議制,即通過選舉產生民意代表,進而組成權力機關,代表人民大眾行使對國家統治的權利。同時,民主主義還強調“法治”和“制衡”,反對“一言堂”,權力系統內存在相互制衡和監督機制。然而民粹主義卻不相同,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民粹主義表現為在“思想上的人民性”特點,極具“平民化”傾向,強調“全體人民”和“全體群眾”是其共同的出發點。民粹主義把平民大眾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合法性的最終來源,是一種極端的民主理想,企圖超越間接民主的現實,主張平民大眾的普遍且直接參與;民粹主義作為一種社會運動,政治人物和平民之間建立了領導與被領導的直接的從屬關係,兩者間缺乏相應的中介。政治人物個人的超凡魅力和普通民眾的狂熱崇拜維持這樣的組織結構,民眾常常被政治人物欺騙和操縱。

  民粹主義是一種扭曲了或異化了的民主主義。民粹主義強調人民的終極價值,主張民眾的訴求和認可是一切政治合法性的根源,他們倡導的直接民主、公民投票、公民復決等也包含了民主主義的合理內核。但是,民粹主義是一種極端化民主主義的表現,它更側重於民主形式的而非民主內容本身,它追求一種“簡單而又直接”的民主,反對代議制和精英治理。在處於民主轉型的國家或地區,煽動民眾對政治體制進行非理性的、盲目的、“衹破而不立”的抗爭往往會造成民主轉型的失敗,甚至使民粹主義與新的威權體制相結合而形成了民粹主義威權體制。民粹主義和民主主義從相同前提出發,最後卻走向了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目的地。

  三、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民粹主義的發展及其表現

  台灣民粹主義的發展可劃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民粹主義的產生與發展階段(1993-2000),即李登輝時代的民粹威權,從李登輝就任“總統”到“政黨輪替”;二是民粹主義的壯大階段(2000-2004),即陳水扁時代的民粹式民主,從民進黨上台到2004台灣“大選”;三是民粹主義的式微階段(2005-2014),民粹主義有式微的跡象。四是民粹主義出現新變化階段(2014年至今),從“太陽花學運”、“反課綱運動”到2016台灣“大選”和2020台灣“大選”。

  (一)李登輝的“民粹威權”

  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2000年的政黨輪替是台灣民主轉型的初期,這段時期又稱為李登輝的“民粹威權”時期。1988年,“政治強人”蔣經國去世,台灣的最高權力出現了真空,各種政治勢力展開了權力爭奪和政治博弈。雖然李登輝成為了接班人,但是他並沒有穩固的權力基礎,作為台灣“本省人”,在國民黨內部缺乏權力基礎,因此他需要把“人民”,即主要是把占總人口80%以上的“本省人”引進民主化的進程,以便繞開國民黨和體制的羈絆。在民主化進程當中,李登輝巧用人民對國民黨威權統治和現狀的不滿,以“人民最偉大,民意最權威”、“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等口號取信於台灣民眾,並且通過“總統”直選的方式賦予他代表台灣人民的合法性。“民主化與本土化”的捆綁式結合,使台灣的民粹力量日益強大起來。李登輝在體制內利用黨政資源完成了中國國民黨和政治體制的“台灣化”,鞏固了其在黨、政、軍、特的領導地位;在體制外,最終通過訴諸於“台灣人”的民粹主義獲得了民眾支持和合法性基礎,通過民粹主義加強和擴充自己的權力,建立了一種“民粹威權”。“民粹威權”是民粹主義與威權統治相結合形成的一種體制,它以狹隘的“本土化”為其統治的合法性基礎。它造成了本土主義迅速膨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