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台灣選舉藍白合之難 難在何處?

http://www.CRNTT.com   2023-11-24 00:02:45  


 
  值得注意的是,就長期觀察,國民黨的衰弱與分裂始終是順利形成“藍白合”的強大阻力。國民黨的參選人已經出現“突顯自我,弱化政黨屬性”的“人黨分離”現象。這一點在地方選舉中表現尤盛,國民黨的整體頹勢已經無法為地方選舉保駕護航,並可能對參選人產生不利影響,如國民黨“六連敗”後民眾好感度急速下跌,就曾對競選台北市長的蔣萬安造成負面影響。民眾黨領導人柯文哲曾明確說明“要單獨擊敗藍綠”,“藍白合”希望破滅。在這種情況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國民黨地方首長對藍綠鬥爭持中立態度,衹為本地民眾服務,確保自身選票利益不受國民黨整體頹勢拖累。

  基於此種心態,國民黨黨中央和地方將形成事實上的“分離”。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九合一”選舉出現“六連敗”後,國民黨執政的地方縣市首長聲望都已高過朱立倫,形成地方圍堵中央姿態,朱立倫恐怕難以服眾,國民黨會進入很長的重建期。在此境況下柯文哲若與親民黨、新黨組成泛藍中的“新勢力”,且取得與國民黨旗鼓相當的地位,國民黨霸佔多年的泛藍共主地位,將面臨鬆動危機。如此,國民黨方面也不會選擇與民眾黨合作。並且時下國民黨中央層級應對郭台銘的態度也引發國民黨地方縣議長的不滿且出現分離現象,如黨內“棄郭選侯”徵召侯友宜後,南投縣議長何勝林直接宣佈退出國民黨,金門縣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對徵召程序表示不滿。侯友宜被正式提名為參選人後,力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彰化縣議會議長謝典林,在其社交平台(Facebook)發文宣佈退出國民黨。面對分裂衰弱的國民黨,柯文哲在2023年8月6日舉辦的民眾黨4周年黨慶致詞時表達了其對黨派聯盟的態度,喊出“拋開藍綠,完成政黨輪替”,對於“在野”整合的底線是“三不一沒有”,分別為不排斥合作、不主動接觸、不政治分贓以及沒有柯擔任副手的選項。〔29〕這表明第三條路線難以實施。反之,柯文哲不擔任副手也間接印證了“藍白合”的難度,雖然朱立倫主張國民黨放低姿態,以便於尋求合作,但國民黨擔任副手的情況更難以推行。雙方仍處於互不妥協的較量之中。

  綜合觀察,國民黨和民眾黨在選舉層面上合作的空間十分有限,除非出現強大的外部壓力推進。並且兩黨在選舉上能做到不彼此攻訐,不落入民進黨所期待的藍白互吸選票、其可坐收漁翁之利的陷阱已經是最佳的合作結果。需進一步指出的是,台灣地區2024“二合一”選舉結果直接關乎未來兩岸局勢,如若藍白合作未成,民進黨賴清德大概率勝選,屆時島內在野黨派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生存局面,且兩岸關係會持續呈現負面發展之態勢。在此情況下,未來藍白合作衹可能會更多地出現在有關民生、立法相關的議題上,而非是動搖民進黨地位的選舉聯盟上。

  從先前藍白合作的案例中不難發現,民眾黨急於鞏固並擴展自身的政治實力,在台灣民意呈現綠化的情況下,已經儘量避免涉入藍綠的“統獨”爭鬥,但“新中間路線”卻無法為民眾黨提供清晰的發展路線,仍舊困陷於藍綠惡鬥的環境中。因此,利用民生議題爭取同樣反感於藍綠惡鬥的選民選票成為民眾黨發展的核心所在,也能理解為何其發言人多次發出“一切為民,衹要有利台灣人民,就會努力爭取,發揮黨派作用”等等言論。衹要國民黨所提議案利於民眾黨做大做強,藍白合作便有可能。同時,藍白合作還可能出現在立法相關的議題上,譬如關於修憲將台灣的“雙首長制”改為“內閣制”。國民黨支持“內閣制”,有利於小黨生存,民眾黨必然願意與國民黨進行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