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尋找張之洞:文革墓穴被挖屍骨命運多舛

http://www.CRNTT.com   2009-01-04 11:07:48  


 
  張之洞70多年的人生,可以說是跟中國近代史共始終的。鴉片戰爭爆發時,他只有三歲,這場戰爭所引發的歷史震動深刻地影響了他的一生。早慧的他,15歲鄉試第一,26歲殿試時得到慈禧的賞識,從三甲末名被提為“探花”。

  張之洞真正名聲大振是從中法戰爭中的鎮南關大捷開始的,時任兩廣總督的他啓用老將馮子材擊敗法國軍隊,那是清朝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取得的惟一一次對外戰爭的勝利。此後,這位曾經的“清流”健將修鐵路、興實業、辦文教、練新軍,日漸成為直追李鴻章的後期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的主要代表。在他去世僅僅兩年後,他極力維持的晚清帝國在武昌城頭的槍聲中轟然崩坍。

  張之洞一生中有許多大手筆:他創建了漢陽鐵廠,那是當時亞洲第一家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連毛澤東都曾經說:“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他開辦的漢陽槍炮廠,一直到民國時期都是中國最大規模的陸軍兵器製造中心。他主持制定的學堂章程結束了幾千年的科舉制度,他還是晚清留學生運動最重要的提倡者。他創建的湖北新軍,成為辛亥武昌首義的發起者。他不僅是一個洋務的實踐家,還是洋務運動最大的思想家,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核心觀點的《勸學篇》是對洋務運動理論層面的高度概括。他“開新”不忘“衛道”。有人說,曾是一介書生的張之洞就像一個老中醫,用中體西用的方子,醫治著已經病入膏肓的晚清。

  然而,無論從歷史條件或是個人作為來看,張之洞都是典型的過渡型人物。他新舊紛呈、中西並列的所作所為,從建鐵廠到《勸學篇》都備受爭議。他在世時,便是如此。當時的《大公報》有報道稱:“當張相國之抱病也,有惟恐其死者,有惟恐其不死者。”好大喜功、糜費揮霍、崇洋媚外、為人圓滑的指責聲一直不絕於耳。張之洞去世之際,中國媒體已相當發達。於此山雨欲來、危機四伏之際,這位晚清的重要疆吏權臣及至士林領袖的離去自然引起國內外輿論的高度關注,對其一生的得失功過,有贊嘆,也不乏唾罵。這種分歧,明晰地反映在當時的報紙上。像《申報》稱張之洞“固卓乎近數十年漢大臣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抑亦光緒朝三十四年有數之人物也。”《新聞報》認為“若與歷代賢臣相比,張之洞不愧為諍臣、能臣、良臣。”甚至連《泰晤士報》對張之洞之死都有報道,肯定了張之洞的舍舊謀新,還著重贊譽了他的鐵路政策。反對方的言辭更為銳利。比如與上海的《申報》地位相當的天津《大公報》批評他:“張相國一毫無宗旨,毫無政見,隨波逐流,媚主以求榮之人也……相國之生平,恃以訓勉全國者,惟在‘忠君’二字。”《民報》精衛的文章更稱:“張之洞死,於清廷失一無足重輕之家奴,於漢族失一冥頑不靈之朽物,至不足齒數。”

  張之洞留給後世的這份豐富而駁雜的遺產,注定了對他的爭論不會很快消散。而生前身後的各種非議,也似乎預示了張之洞屍骨的命運多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