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金融企業高管限薪風波:合法的貪婪?

http://www.CRNTT.com   2009-03-15 10:01:34  


 
儘管全球不少銀行蒙受巨額虧損,不得不依靠國家救援,但是它們仍在分發數十億的年終獎

  嚴瑩 編譯

  那時,為犒勞自己過去一年的辛勞,德國德累斯頓銀行的投行德累斯頓-克萊沃特前董事長斯特凡.延池,在遠離德國的加勒比海某處的一艘游艇上休養。而一家家銀行正在陷入困境,他自己的投資銀行也面臨破產。

  在德國,他的名字幾乎天天見於報端。延池,48歲,突然間家喻戶曉,是因為他的銀行虧損幾十億歐元,而他自己將幾百萬歐元獎金收入囊中,此外還主持發放了高達4億歐元的年終獎。這筆錢現在必須由德國納稅人來承擔。

  斯特凡.延池是德累斯頓-克萊沃特前董事長,他的銀行從來沒有特別成功過,在去年更是特別失敗。2008年前9個月的虧損總計22億歐元,而全年的虧損還要高得多,因為第四季度的業績下滑更為迅猛。整個德累斯頓銀行都陷入困境,以致被德國商業銀行收購,而之後商業銀行自己也陷入困境中不得不兩次接受國家救助。

  那個時候延池已經離任,並帶走了高達約800萬歐元的補償金。這筆錢是他應得的,一切都合法。此外,他還有權得到一筆數目不詳的年終獎。如今,既然成了“名人”,他宣稱根本不打算拿這筆年終獎。

  當時德累斯頓-克萊沃特的東家安聯保險集團曾向它的這家投行許諾發放4億歐元的年終獎。而當時的董事長延池則負責來兌現。

  儘管德國商業銀行此時已經有25%屬於國有,國家不得不向該銀行注資182億歐元,現在卻到了該發年終獎金的時候了。沒有人知道國家的救援資金長此以往够不够。

  面對眾怒,延池之流的面目是,一邊使萬億之多的資金消失於無形,摧毀了世界經濟,而另一邊則是自己毫發無傷。他們把損失傾倒在公眾的家門口,自己無所作為,到頭來還得國家掏腰包。

  這些天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嘴臉,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產物”。對這些行徑的怒火在世界各地蔓延,到處都是義憤填膺。首先是年終獎的發放激怒了民眾。儘管相對於投資銀行家們以萬億計的虧損,年終獎的數目不算大,但確實是反映了這個行當的“精英”們典型的貪婪與無恥。

  德國內政部長朔伊布勒警告,“公眾的福利依賴於個人某種程度的自制。如此的無度是脫離現實的反映,危及整個社會的根本共識。”

  社會民主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邁耶爾看法一致:“經濟界某些領袖人物不顧現實,厚顔無恥,一而再、再而三讓我震驚。無論是在好時光還是壞時代,領袖人物理應是全民的楷模。”

  公眾的義憤很少有的一致,從市井到內閣,從德國聯邦總理默克爾到美國總統奧巴馬。

  默克爾說:“不可思議,這些銀行一方面要由國家救援,而另一方面卻發放巨額的獎金。”她說,這也將成為4月初在倫敦舉行的二十國峰會的議題。“從總體上講,全球範圍內獎金體系必須和銀行可持續的業績掛鈎。”

  德國消費者保護、食品及農業部部長艾格納女士認為巨額獎金的發放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如果銀行客戶不得不接受虧損,那麼不允許對此負責的銀行高管拿獎金,”這位基督教社會聯盟人士說。

  聯合政府意見還從來不曾如此一致。銀行家們現在已經失去了任何信譽。這個行業的聲名與匪徒沒有兩樣了。曾經他們被稱為Bankier—— 德語中的“銀行家”,是經濟界諸多重要人物中最為顯貴的。後來被叫作“Banker“—— 美語中的“銀行家”,聽起來更時尚。名稱上的變遷反映了這個行業的自我認知的變化,它越來越瞄准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典範,瞄准華爾街的名人。            

  如今利潤率成為考慮的重心,而不是經濟界的信譽。然而高利潤必定高風險。而規避風險在Bankier時代曾被視作這個行業最高尚的任務。

  在投資銀行家的時代可能任何風險都不大,它們似乎都是可以掌控的,因為金融產品都是經過仔細琢磨推出的,並且有數學模型為依據。不過,它們所提供的安全性卻只是迷惑人的假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