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18億畝耕地紅綫已經失守?

http://www.CRNTT.com   2009-04-09 10:28:41  


靠近耕地紅線,就意味著潛藏危機。
  中評社北京4月9日訊/《現代快報》今天登出椿樺的文章“18億畝耕地紅綫已經失守?”文章強調:“無論耕地最終是否突破了紅綫,都應當警醒各地官員的責任和良知——全球糧食危機的警鐘已經敲響,耕地面積保有量應秉承寧多勿少原則。我們發展經濟,不能以吃飯問題為代價,以透支生存空間為代價。”文章内容如下:
 
  據《廣州日報》4月8日報道,享譽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18億畝的耕地紅綫保不住,現在耕地面積已經沒有18億畝,已經少了3000萬畝,形勢非常嚴峻。 

  如果袁隆平的說法成立,就意味著我國的耕地面積已變為17.7億畝。但這一數據無疑與官方不久前公布的數據相左——國土資源部2月26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國耕地面積為18.2574億畝,比上一年度淨減少29萬畝。我們當然不會相信,在2009年剛剛過去的3個月中,全國耕地面積會驟減5000多萬畝,相當於整個2008年度的170多倍。 

  兩個數據打架的背後,必然是統計方法的不同。事實上,提出“18億畝耕地紅綫不保”的科學家并非袁隆平一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維新在今年1月接受采訪時也表示:18億畝耕地紅綫其實已經被突破。他說,他的判斷是基於很多被占用的耕地面積沒有納入官方統計。對此,國土資源部仍堅稱“我國仍有18億畝耕地”。 

  保護耕地,關乎我國糧食安全,關乎13億人的吃飯問題,因此統計數據來不得半點含糊。不科學的統計、粉飾太平的調查,都會影響我國的耕地保護決策,對子孫後代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在耕地保護方面,最無法監控的因素在於地方。國土資源管理系統的人士也承認,虛報耕地數據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譬如:耕地多的地方喜歡少報面積,這樣日後用起地來方便;耕地少的則多報些面積,因為怕上面批評。此外,根據中科院的調查,以租代征現象及小產權房占用耕地問題在一些地方比較嚴重。一些地方興建小工廠,大量租用耕地,使得這些耕地名義上仍屬於耕地,但實際上根本無法用於糧食生產。 

  目前,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尚在進行中,我們期待上述影響數據統計的因素會被納入調查,從而得出一份科學而翔實的全國耕地面積。無論耕地最終是否突破了紅綫,都應當警醒各地官員的責任和良知——全球糧食危機的警鐘已經敲響,耕地面積保有量應秉承寧多勿少原則。我們發展經濟,不能以吃飯問題為代價,以透支生存空間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