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追尋鄧玉嬌案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09-05-20 10:05:47  


 
  作為政治問題的被刺事件。前後通告的細節雖有出入,但毫無疑問,這是一起醜聞。官員進出娛樂場所,強迫他人意志,提出不當要求,拿錢敲人腦袋的行為是對公民權利的恣意踐踏,恥感丟失,道德沉淪。相比普通公民,官員的這種行為更容易激起社會憤怒,它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權力的跋扈程度,并很容易讓人產生對官員日常狀態和政治風氣一般狀況的猜想。 

  作為社會問題的被刺事件。目前的民意傾向,幾乎呈現一邊倒的態勢:鄧貴大該死,鄧玉嬌釋放。應當說,此事引起如此大的公衆反響,關鍵在於其官員背景。人們對官員醜聞和權力跋扈的極度反感,導致對弱者的極大同情。同時,如同杭州飈車案一樣,民意的強烈反映,還在於對法律的獨立性和公正性的懷疑,人們擔憂權力對法律的介入會致失公正的扭曲。劣質的權力和非理性的社會情緒,往往是相互造就的過程,這兩種局面,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無論從政治上事件中的官員行為多麼醜陋,無論民意有多麼憤怒,我們都必須承認,這一事件總終需要一個法律解決,政治考量和民意判斷都不應也不能代替法律審判。保障每一個生命個體的權利,這是法律的基本要義。鄧貴大作為一名官員,在此事件中的表現醜陋不堪,但作為一個自然人,他畢竟失去了生命。鄧玉嬌是否要為此負法律責任,應該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都需要法律做出專業性的判斷。當然,前提是法律必須獨立和公正,同時在程序上經得起質疑和監督。因此,我們可以監督法律的運行,寄望於法律的公正,同時應對法律抱有信心。 

  我們不願意看到權力對法律的左右,但這并不意味著民意可以取代權力來左右法律。在此事件中,鄧玉嬌需要一個公正,鄧貴大和他的家人也需要公正,這種公正應當由法律來提供。如同不能因為鄧貴大是一個官員而使鄧玉嬌失去尋求公正的機會,也不能因為他是一個官員而對其有不公正的法律對待。 

  權力系統如何實現自我清潔,法律如何獨立公正地發揮作用,民意如何形成對權力的制約和對法律的監督,是這一事件呈現出來的問題,也是現實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得到更大的關注,需要有更為根本的解決方案,這些問題相互影響,但從根本上講不能混為一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