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香港公務員薪金畸形 民意普遍質疑

http://www.CRNTT.com   2009-06-30 00:12:52  


金融風暴黑雲依舊籠罩在香港上空,香港社會更需要同舟共濟。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評論員 魯燦)當香港經濟一直陷於低迷之際,公務員薪酬問題又再度成為香港社會的焦點,這的確讓飽受金融海嘯衝擊的普通民眾十分反感。

  香港公務員薪酬和福利常年佔據香港特區政府年度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將香港比喻為一艘航船,這一薪酬安排本身就是航船動力系統的一個大漏洞:當總體經濟高漲輸入的燃料相對充足的時候,這種流失對航船動力的影響較小,船頭激起的浪花掩蓋了這個大漏洞,人們為了保持航速而寧可暫時忽略這種漏油現象;而當經濟低迷之時,經濟燃油補充不足,航船速度受到嚴重影響,這個漏洞就暴露在外,提出修補的呼聲就大大增加。

  這個回歸前由港英政府一手製造的大漏洞,對香港這艘滿載七百萬人的航船來說,潛在的危險是巨大的。作為一個缺乏資源、受外部環境影響極大的微型經濟體,風平浪靜之時還可以支撐,但是風高浪險之時,這個大漏洞就足以令航船下沉。問題是,香港的公務員也是這艘航船的成員,能夠在沉沒之前跳到岸上的畢竟是少數。就是說,香港這艘航船是皮,公務員是生存其中的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不可否認,這個大漏洞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帶有深刻的政治考量。港英政府在香港回歸的過渡期刻意推高地價、提高工資,並非是簡單的經濟行為。作為每從殖民地被迫撤退都要刻意給當地製造長久不安定因素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是不可能充滿愛心地將其視之為“會下金蛋的鵝”拱手歸還中國的。這種薪酬福利待遇,當時英國政府刻意通過香港《基本法》固定下來。從淺層看,這種安排可以讓香港公務員在回歸後繼續享受英國在撤退前為他們安排的高工資、高福利,將使這個香港的精英群體從內心長期維持對英國政府的感激,從而長期延續英國在香港的影響力。而從深層看,更為香港航船的動力系統預留了一個巨大的漏洞,使香港財政常年處於緊張狀態;如果香港航船難以正常運行,也等於直接給中國政府製造了一個巨大的包袱。

  這種明顯帶有政治考量的戰略安排,與英國從其它殖民地撤退時的安排有內在的脈絡可循,真可謂一箭雙雕,在在展示了英國作為一個老牌殖民國家的老謀深算。而且,即使當時的有識之士指出這種對香港長遠發展不利的安排,也是毫無意義的,當時香港處於高度專制的港英政府管制之下,根本無所謂民主,他們絕不可能制止專制的殖民政府推行這種意涵深刻的政治安排。
  
  對香港稍有了解的人都不會忘記,回歸之前的香港房地產被推到了一個空前的高位,港英政府刻意營造的繁榮虛像在回歸後不久就被亞洲金融風暴擊得粉碎,更是給剛剛接手、經驗不足、港人治港的香港特區政府製造了難以承受之重。其實,從某種角度說,這正是英國殖民政府撤退前刻意追求的效果,只不過通過亞洲金融風暴將這種效果發揮到了極致。

  而早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並對香港經濟產生嚴重衝擊之後,公務員的薪酬問題就被香港社會廣泛關注,民眾普遍質疑香港公務員的薪資和福利為甚麼就不能與香港社會的經濟狀況相符合,為甚麼香港公務員就不能與香港民眾一起共度時艱?

  幸運的是,中國內地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綜合國力得到了長足發展,具備了救助香港經濟的實力。中央政府在關鍵時刻向香港伸出了援助之手,而這個援助計劃是在之前多年就開始籌劃的,因為中央政府早就看到了港英政府撤退前的安排,帶有深深的隱患,所以未雨綢繆,事先對CEPA進行了研究與規劃,並在2003中開始實施可以不斷擴展“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使香港經濟迅速得到復甦,香港社會對公務員工資福利的不滿也因此暫時得到緩解。

  自上次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社會一直呼籲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構建新的經濟發展支柱型產業。但是,香港這麼多年來雖然呼聲很大,但是付諸實踐的動作不大。究其原因,有“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因素,但是政府缺少資金投入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香港公務員的薪資與福利每年已經佔據了政府財政支出的七成以上,作為一個微型經濟體,除去社會福利方面必須的綜援等項目,香港特區政府能夠拿出來從事產業培植的資金其實是很有限的,或者說公務員高額的薪金與福利已經使得香港特區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錢去為下一步的發展積蓄動力,政府已經無力為長遠的發展規劃實施產業引導,更不用說進行較多的風險投資。

  也正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香港社會突然發現自己再也不是傲視內地的先進樣板,不僅港幣不值錢了,上海超越香港的紅燈已經掛在眼前。而從已經公佈的《珠三角發展規劃》來看,這個原本被香港視為加工廠的地區,正在快速整合實現更加合理的產業分工,香港如果不能主動放下身段深度介入,在不遠的將來被邊緣化就是不可避免的。真的到那個境地,香港公務員的高工資和高福利將由誰來保障?<extpage>
  所以,香港那些已經上街和正在準備上街的公務員,基本是都是受過高等教育者,應該明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作為香港社會的精英,更應該有大局觀,在金融海嘯肆虐的今天,應該與與香港普通一起同舟共濟。可以說,香港財政這塊餅的大小是相對固定的,《基本法》也規定了香港財政必須量入為出,某一個部分切多了一點,另一個部分就要相應減少;也就是說,如果公務員加薪,就意味著對社會其他方面投入的減少。在這個基層民眾受金融海嘯衝擊更為嚴重的時候,公務員強求加薪無疑是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普儸大眾的疾苦之上。

  那些已經上街和準備上街的公務員,對於《基本法》也不要只從對自己有利的角度向社會呼籲。《基本法》第一百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前在香港政府各部門,包括員警部門任職的公務人員均可留用,其年資予以保留,薪金、津貼、福利待遇和服務條件不低於原來的標準。”需要強調的是,“不低於原來的標準”,並不是說就一定要“高於原來的標準”。如果說這個“標準”是相對的,以香港整體經濟水平為參照,那麼當香港經濟的總體狀況下降時,這個“標準”就理所當然地應該隨之下降;如果說這個“標準”是絕對的,以工資數額為參照,回歸多年來已經增加的薪金無疑就已經是“高於原來的標準”。其實,只要根據通脹相應調整薪金,就已經是“不低於原來的標準”,超出部分就可以而且應該在經濟不景的時候下調。筆者認為,在金融海嘯肆虐、香港失業率高企的今天,享有高工資高福利的群體還要向納稅人集體填充的政府錢袋伸手,當然是不合理的,香港廣大市民當然不會答應。

  有觀點說,不給公務員漲工資就會影響士氣。其實這種觀點是比較可笑的,“士氣”被反復作為增加工資的藉口,本身就表明增加工資的要求缺乏實質理由。香港公務員的的薪金福利水平,比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這樣的強國的公務員都高,處於世界最高的行列,其實已經屬於畸形;如果這些公務員對已經畸形的薪金福利待遇還不滿足,還要與普通民眾拉開更大的距離,這是一個崇尚文明、公平、正義的社會所應該追求的嗎? 

  存在的並非就一定是合理的,對於畸形的待遇,香港市民絕對有權力提出矯正而且必須矯正,否則香港經濟將永遠背負沉重的包袱,港人維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期望也必然落空。法律體系本身就是在不斷完善的和改進的,社會現實就是其改變的根本動力。很難想象,大英帝國如果不改變其相關法律廢除很多特權,英國會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現代社會快速變革,對於《基本法》中不合理的成分,在回歸十年後的今天,已經需要進行必要的反思,對於其中的不合理部分,特別是那些威脅到香港社會長遠穩定、持續發展的不合理部分,要經過反思給予合乎香港實情的修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名言對香港社會和《基本法》同樣適用。

  對一個龐大的公務員體系,當香港經濟已經無法支撐其龐大消耗的時候,如果這個群體還是只想維護自身利益,不願與大眾共同克服困難,這個群體將不可能受到民眾的支持,甚至遭到民眾的強力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