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求解住房僵局,中央想好對策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1-27 14:23:26  


 
通脹預期是怎樣形成的

  談論任何價格現象,都不能回避貨幣問題。房價也不例外。

  儘管不同的貨幣理論對貨幣增減如何影響經濟意見不一,但都認為合意的貨幣數量同社會財富數量間存在對應關係。如果這種對應關係發生變化,就會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假如貨幣流通速度為一個穩定的恒量,市場上貨幣存量是100元,市場上財富的價格就是100元。現在貨幣數量沒有變,財富升值30%,此時,貨幣就需要相應增加30元,否則,單位財富的市場標價就會下降,出現通貨緊縮;如果財富損失30%,市場就需要減少30元的貨幣,否則,單位財富的市場標價就要提高,導致通貨膨脹。

  任何物品市場價格的提高,都是在“吸收”貨幣;相反,物品市場價格的降低,都是在“釋放”貨幣。前者使貨幣傾向於不足,後者使貨幣傾向於過剩。

  在經濟高漲的周期,商品供不應求,消費者間的競爭使得市場價格節節攀升,企業利潤增加,此時,必須釋放貨幣,避免通貨緊縮,滿足交易的需求;而經濟衰退的周期,商品供給過剩,生產者不斷殺價,使得市場價格全面暴跌,企業債務增加,此時,就要回籠貨幣,避免通貨膨脹。簡言之,“利潤增加貨幣需求,虧損減少貨幣需求”。

  2008年下半年以來,為了應對金融海嘯,國家在短時間內釋放了巨量貨幣。M2增幅高達29.42%,不僅遠高於2009年年初定下來的17%的增幅,而且也遠高於GDP+CPI的增幅。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59萬億元,同比多增4.69萬億元(而2007及2008年全年貸款新增分別只有3.6萬億元和4.9萬億元)。其中,高達6萬億的資金流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這些資金的宏觀效果(吸收還是釋出貨幣)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房地產(形成的是利潤還是負債)。加上“4萬億”的財政投資,這些貨幣如果形成的不是利潤而是虧損,市場就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看到一場空前的通貨膨脹。

難怪天價“地王”一個接著一個

  最新一輪的房地產熱,源自市場對高通貨膨脹的預期,而非地方政府所謂的“土地財政”。道理很簡單,如果市場上有兩部分人,一部分持有貨幣(包括債券),另一部分持有資產(包括債務),通貨膨脹並不會平均地對兩者造成影響。在財富流失過程中,持有貨幣(包括債權)一方的損失,將會遠大於持有資產(債務)的一方。現在,很多人嘲笑房地產市場上的高地價已經是“面粉比面包貴”,但如果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可能,持有土地並不一定會比持有貨幣風險更大。

  更何況這些持有土地的錢又是“借來的”。萬德數據顯示,2009年前三季度,房地產企業在市場融資累計972.21億元,還有約40家企業的661.35億元融資計劃等待證監會審批。1~11月,8999億銀行資金注入房地產,同比增長40.17%,較之房地產最火爆的2007年還超出30%。如此多的銀行資金注入房地產,難怪天價“地王”一個接著一個,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紛紛突破歷史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前100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目前的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分別長達8.61年、12.02年、19.95年。對如此之長的營業周期,唯一的解釋就是房地產企業預期未來地價會大幅上漲。否則,僅資金成本,就可能導致其嚴重虧損。種種跡象表明,不管學界判斷如何,市場已經在為應對超級通貨膨脹做準備了。市場知道,一旦出現通貨膨脹,手上握有現金的企業和個人,幾乎沒有機會短期內把現金轉變為實物。

高房價吸收了通脹壓力

  2009年底,印度、越南相繼出現通貨膨脹。中國刺激經濟的力度遠在這些國家之上,卻沒有通脹的跡象。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房價、地價的上漲,導致名義社會財富劇增,大規模地吸收了市場上的流動性。也就是說,房地產市場的高漲,防止(或至少是延緩)了超級通貨膨脹的到來。可以想象,如果沒有房地產這個巨大的蓄水庫吸收了絕大部分貨幣的話,今天老百姓搶購的就不是房子了,而可能是食鹽、糧食、肥皂……

  正如同發燒是對炎症的正常反應一樣,現在的不動產價格大幅上升,乃是對前一階段市場上貨幣大增的一種正常反應。也許我們可以通過政策將房價壓下去,卻如同把發燒降下去並不會解決炎症一樣,壓低房價反而會進一步惡化衰退周期裡貨幣的過剩。

  這就意味著當前的房地產“過熱”,不僅沒有“綁架”宏觀經濟,相反,是房地產延緩了宏觀經濟的崩潰。中國經濟的深層問題,是釋放了過多的貨幣,而沒有創造出相應的利潤。房地產“發燒”,不動產價格上漲,只不過是經濟“炎症”的外在表征,是市場“吸收”貨幣的自然機制。

  儘管靠房地產價格飈升“吸收”流動性是不可持續的,但打壓房價,同樣解決不了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捅破“房地產泡沫”,不僅不能使過熱的經濟“消炎”,反而可能導致“病灶”(通貨膨脹壓力)轉移擴散到更危險的部位(如股市、原料,甚至食品),產生一系列無法預料的嚴重後果。

  抑制房地產過熱的治本之策,在於大規模回收流動性,使市場上的貨幣與實物財富重新恢復平衡。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我們並沒有在經濟衰退的周期裡,找到減少流動性的有效途徑。經濟高潮時的債務,一旦無法通過創造利潤償還,銀行利潤就會被用來充抵爛賬,導致資本充足率下降,貸款規模也會相應萎縮。此時,為了恢復銀行的功能,避免傷及正常運營的企業,不僅不能收緊銀根,反而要注入更多的貨幣。美聯儲正是汲取了上世紀30年代抽緊銀根導致大蕭條的教訓,在應對金融海嘯時,向銀行注入了空前規模的流動性。而這又為危害更大的通貨膨脹埋下禍根。

1998年房改的啟示

  減少貨幣不可行,恢復貨幣與財富平衡的唯一途徑,就剩下增加財富一途。這就要求新注入的資金所創造的增量財富(利潤),必須超過存量財富的減少(虧損)。顯然,這在下降的經濟周期裡,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中國是否存在這樣的可能?讓我們回顧一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中國經濟,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同今天非常類似。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於1997年。從1999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長開始迅速回升,經濟增長率從1998年的7.8%、1999年的7.6%、2000年的8.4%、2001年的8.3%,上升到2002年的9.1%。1998~2002年間,每年基礎貨幣的增加幅度(發行貨幣)均不低於20%,遠高於GDP+CPI的增長率。按正常情況(也就是所謂的“菲利普斯效應”),本該出現通貨膨脹。但是1998~2002年卻出現了“無法解釋”的通貨緊縮。零售物價指數RPI在1998年下降了2.28%,1999年為-3%,2000年為-1.5%,2001年為-0.8%,到了2002年還繼續下降了1.8%。消費價格指數CPI1998年為-2.6%,1999年為-2.4%,2000年為-1.3%,2001年為-2.5%,2002年下跌0.8%。出現了逆菲利普斯曲線運行的“反常”經濟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