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集中打中國牌 奧巴馬意在政治投機

http://www.CRNTT.com   2010-02-23 00:38:45  


 
  不過,鑒於中國重要性的日增,遏制政策使美國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特別是布什上任後遇上了“9.11”事件,安全再次成為美國的緊迫問題,所以克布二人後來都調整了對華政策:由較多地體現理念色彩轉變為利益主導,中美關係由是大幅改善。

  奧巴馬上任後所處的情况,正好與前任們相反。奧氏上台時,美國除了飽受兩場戰爭的折磨外,又遇上了幾十年未有的金融危機。國家元氣大傷,實力大衰。經濟復甦成為奧政府最緊迫的議題。在此情况下,奧巴馬的中國政策顯然須以國家利益為主導,其他因素均應置後。結果,正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所說的,奧氏訪華時“謹言慎行,回避了兩國有爭議的議題”。畢竟,有求於人就要顧忌人家的感受,不能意氣用事。

  不過,對華戰略需求並不能消除兩國既有的政治分歧。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美國經濟呈現出明顯的探底回升態勢,美國社會的自信心也隨之增强。公眾對奧巴馬 “軟弱”的中國政策越來越不滿。諸如訪華時回避人權、對台軍售遲遲未决、達賴去年訪美時未獲接見、中國的網絡管制等問題開始發酵,並走向前台,奧政府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奧政府的內政改革也很不如人意,國內支持率從就職時的70%下降到47%,是半個多世紀以來除里根之外上任第二年支持率最低的。在此情况下,奧巴馬不得不走上民粹主義的路線,既不能引導民意,就只有被民意牽著鼻子走。而如上所說,民意在影響外交政策時,考慮較多的是理念因素。於是,奧政府在網絡自由、對台軍售、會見達賴等問題上,開始向中國發難,以紓解民意的不滿。這些問題雖然有美方所稱的“歷史慣性”的因素,但更多地是奧巴馬討好民意,搞政治投機,以扭轉政治劣勢的策略考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