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魯迅與胡適:兩面旗幟的“陌路”與“同途”

http://www.CRNTT.com   2010-06-26 09:57:45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假如魯迅活到新中國,他會有怎樣的命運的問題,胡適與魯迅的看法竟不謀而合。1936年春,馮雪峰受中共中央委派,由延安回上海做統戰工作,時受四面圍剿的魯迅曾以玩笑的口吻對馮雪峰說,“你們來時,首先要殺我吧!”馮連連搖頭說,“那弗會,那弗會!”20年後的1956年,“清算胡風”的運動把一大批文化人打成“反革命”,投入大牢,或下放勞動改造。身在海外的胡適得知此情後說,“魯迅若不死,也會砍頭的”。 

  與魯迅1936年的盛大葬禮相比,1962年胡適的葬禮有過之而無不及:棺木上覆蓋北大校旗,百餘團體公祭,自發送葬者達30萬人,不少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商鋪停業,從離墓地兩公裡外始,沿途居民家家焚香,戶戶路祭,創下魯迅逝世後任何文化人未能企及的哀榮大觀。但恰如半副挽胡適聯語雲:“共黨既罵之,國人又罵之,容身無片土,天乎痛哉!”生前運交華蓋,死後哀榮亦枉然。 

  胡適與魯迅,一個激進的革命文學家與一個漸進的自由思想家,生前死後的際遇如此相似。他們從“五四”出發,走向殊途,最後又同歸“五四”,成為偶像。這是五四新文化的幸事,還是它的悲哀? 

  謹以此文紀念“五四”,並紀念胡適與魯迅——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 

  來源:《同舟共進》 作者:樂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