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東西猶在文武已失 北京大並區速戰速決?

http://www.CRNTT.com   2010-07-10 09:21:19  


 
打破固有格局

  北京城市規劃學會秘書長、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毅存就是最早提出四城區合併方案的參與者之一。三年前,高毅存等人就通過九三學社北京市城建委給北京市政府寫了一個提案,建議將東、西、宣、崇四城區合併成一個老城區。

  “當時考慮的理由是,北京城市化發展越來越快,城市像攤大餅一樣向外圍擴張,但外圍區域無論在質量或年代上,都和老城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多年的城市規劃工作者,高毅存更多地從“保護老城”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他對時代周報說,東、西、宣、崇四個老城區歷史久遠,為了對現存文物進行統一的保護,希望能以凸字形的二環路為邊界、即以老的北京城墻為界劃出一個62.5平方公里的老城區,由政府給予它一個特殊的政策,解決文物保護、歷史風貌保護、改善老城區居民居住環境等問題。

  在最初的提案中,高毅存還列舉了國外某些城市的做法。“比如巴黎的老城區基本上就保持得很好,與1853年巴黎地區行政長官霍斯曼整頓市容時沒有大的區別,沒有太多的高樓大廈,而新的建築都在德芳斯新城一帶。這樣新老互不干涉、交相輝映,是一個最理想的格局。”

  儘管最終方案並非自己原先設想的“四合一”,而是“四合二”,高毅存仍然顯得很高興。在他眼中,儘管“四合二”的方案看上去像是一個過渡性的方案,“但起碼,這是對北京舊城保護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區劃調整後,可以集中力量加快老城區改造,加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力度。”高毅存對時代周報說。

  然而事實上,“保護老城”僅僅是此次北京四區合併的原因之一。

  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的主體,東、西、宣、崇四個行政區的總面積僅92.54平方公里,其中,崇文區僅有16.46平方公里,遠低於455.08平方公里的朝陽區和430.73平方公里的海淀區。對於首都功能核心區而言,發展中的掣肘因素不僅是面積相對較小,更是長期存在的南北發展失衡的格局。

  僅從四城區的財政收入,就不難看出南城和北城之間的差距。2009年,位於北部的東城區和西城區的區級財政收入分別為71億元和152.17億元,而位於南部的崇文區和宣武區區級財政收入僅分別為20.6億元和46.7億元。

  “據我所知,在並區之前,宣武區和崇文區要求合併的呼聲就已經很強烈了。”長期從事城市經濟研究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劉維新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比如宣武,目前的建築密度已經相當大了,也沒有太多的產業,因此它在面臨包括土地、資金、技術、人力等一系列問題時,發展得很困難。”

  因此,北京市此次將相對獨立的四個城區合併為兩個橫跨南北的新城區,也被認為是縮小南北城差距的關鍵舉措之一。“同時,這也有利於滿足北京市下一步實現‘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區域之間平衡發展的需要。雖然其他區域也有區劃調整的需要,但是總體看來中心老城區的問題更為突出。”劉維新說。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已有數個城市陸續進行大手筆改革調整行政區劃,如天津、廣州、上海、重慶、深圳等,而許多城市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也正在醞釀之中。究其背後的主要動因,就是解決相對固化的行政區劃與產業聚集發展之間的不適應,避免各區縣、各功能區之間在招商引資方面同質化競爭帶來的內耗,理順功能區與行政區的管理體制,使優惠政策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也有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好處。

  “很多行政區劃的調整都是跟經濟發展關聯,原有的行政管理格局無法適應新的經濟發展的形勢需要,因而引起行政區劃的變化。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這似乎是很多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共同性的問題,也是一個趨勢。”劉維新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