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韓戰略合作機制 需要增進互信

http://www.CRNTT.com   2010-08-06 11:02:49  


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是不可逆轉的未來發展方向
  中評社北京8月6日訊/“天安號事件的處理過程充分顯示,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確還只是個大框架,戰略磋商機制也未能發揮事前協調作用,而只是停留在事後通報的水平。中韓雙方應以天安號事件為契機,在換位思考的基礎上,擠出兩國關係中存在的錯覺和幻想成分,認真研究如何構建一個能增進互信,推動良性循環的戰略合作機制。”南方網今日刊發國際政治學博士詹德斌的評論文章“中韓戰略合作機制需要增進互信”,文章內容如下:

  最近,韓國主流媒體接連主張“韓中戰略合作夥伴只是韓國單純的錯覺”。這種觀點不僅代表了韓國現政府和保守勢力對中韓關係的基本立場,而且也廣泛影響著韓國一般國民對中國的看法。

  韓國對中韓關係做出如此“激進”的診斷,主要基於韓軍“天安號”沉沒之後,韓國一度高度期待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的中國全面支持韓國。但在此間,朝鮮高層照常訪華,而中國也未在聯合國安理會支持韓國有關天安號沉沒原因的調查結果,而且堅決反對韓美在黃海舉行有美軍航母參加的聯合軍演。

  我們不難理解韓國社會中彌漫的對中國的遺憾、失望和憤怒情緒,但必須強調,韓方對“戰略合作夥伴”的理解與中方並不一致,而由此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就顯得武斷而難以為人接受。

  2008年2月,韓國新總統李明博就任。韓媒稱,中方首先提議將2003年結成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提升至“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韓方就此認為,中韓關係已經成了在政治、安全、外交和經濟等各個領域保持僅次於同盟的牢固關係,意味著中韓兩國在今後的高層戰略磋商中就可以無所不談,尤其在對待朝鮮問題上。

  韓方認為,即使以中國的標準來衡量,也只有韓國才是國際社會的模範生,代表著朝鮮半島的未來。也就是說,韓國將主導朝鮮半島的統一,而不是朝鮮。因此,中國應該放眼未來,盡早放棄現在的等距離外交,或者說政治上傾向朝鮮的政策,支持韓國在半島問題上發揮主導作用。李明博政府更是認為,是中國首先提出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所以中國這麼做也理所當然。

  的確,在此後舉行的官方與非官方的中韓戰略磋商中,韓國主要關注朝鮮問題,希望中韓就朝鮮“有事時”如何行動達成戰略諒解,而中國則面有難色。在韓國看來,如果中韓雙方在朝鮮問題上的看法不一致,就很難在地區乃至全球問題方面進行協調,也就稱不上是戰略合作夥伴。因為在朝鮮問題上進行合作的程度是判斷中韓關係有沒有得到實質性提升的標誌。由於中國此次未能在天安號問題上滿足韓國的要求,也就能推導出中國並非戰略合作夥伴的結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