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被忽略的工會“空置率”

http://www.CRNTT.com   2010-09-17 11:15:40  


 
  說到討價還價,我想起近日北京市總工會準備推行工資集體協商機制的消息。總工會的這個想法是以通知的形式發布的,尚未生效,大意是說北京低於1100元以下工資的企業,應該實行維權漲薪,以緩和目前“勞動關係矛盾呈現利益化、顯性化、尖銳化的趨勢”。

  總工會領導們的一片苦心,很讓人理解。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個建議一出,人們才猛然發現我們的不少工人階級壓根不知工會為何物,有何用。不少企業甚至都沒有建立自己的工會,而相關行業的工會又幾乎沒法干涉企業,夾在中間不尷不尬。最後工會能做的,恐怕也僅限於給職工發幾盒肥皂買幾瓶醬油的層面。想要得到“討價還價”的機會,恐怕還是一樁遙遙無期事。

  我想,如果說我國的人口普查陰差陽錯地測出了住房空置率,那麼工資集體協商制是不是也在小範圍內測出了我國企業中工會的“空置率”?這個“空置率”,往小了說無非只是影響到每位職工手裡的幾千或者幾百元錢,但往大了說,它還體現著一個社會內在的一些最基本原則,比如權利應該怎樣平衡、財富因該如何分配。

  美國的工會代表們在半個多世紀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二戰剛結束的時候,他們在底特律與美國最大的三家汽車公司簽署協定,把增長工資、辦理養老和醫療保險等等一系列條件寫進了合約裡。這原本是當年杜魯門政府對工人的“安撫”之舉,卻被美國工人和工會“弄假成真”,二者緊緊抱做一團,最後居然雙腿一登,從此站起來了;而今天的我們要麼淡忘了工會這回事,要麼尚停留在為工會做過家家式的“補課”,歷史與現實兩相對照,其可嘆也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