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1轉型中國迎接更大歷史考驗

http://www.CRNTT.com   2011-01-02 08:01:48  


 
  文章指出,在新的一年里,中國經濟還可以明確預見到的是,加息會代替“調准”成為央行回收流動性的主要方式,貨幣供給的增量將從去年的高點滑落,減幅將比較顯著。儘管因加息刺激可能導致熱錢持續流入,但流入速度和流入數量的不確定性很大,主要取決於套利空間和變現難度,不一定與加息頻次高度相關。總體上看來,流動性極端富裕的情況將逆轉,貨幣層面由適度寬鬆到相對穩健的機構性轉型,使得已習慣了使用廉價資金信貸的交易各方產生很大的不適。尤其金融部門缺少了天量信貸額度,利潤彈性變得十分有限,留給銀行業施展創新“騰挪”價值的空間大大收縮。因此,貨幣政策當前和未來能提供的最大確定性,就是在穩健意義下確保金融體系的安全,以便創造戰略性調整金融結構的有利環境,增強經濟協調性發展的內生動力,為經濟進一步可持續性增長提供安全保障。

  文章分析,新的一年里,在穩健貨幣政策條件下,最大的不確定性,也許就是要加息多少次,才能“縛住”通脹的腳步? CPI要到多高才算最高,物價上升才會迎來拐點?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把“穩定物價總水平被放在明年經濟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對此已給出了良方。有四個關鍵因素點的判據。第一,物價上漲觸及政策設防核心區域,通脹走勢步入政府“零容忍地帶”。11月CPI加速上行高見5.1%,某種程度上說明物價上漲已由內因驅動轉變為外在表現形式,對居民通脹預期心理拉高產生連鎖反應,這也將促使物價和CPI變動呈現趨同化走向。

  第二,央行使用數量型工具抑制通脹效用弱化,不得不動用價格型工具,貨幣政策層面反通脹的實際難度加大。央行年內六次上調準備金率,都不能阻止通脹的腳步,傳遞出貨幣政策微調效應產生了某些局限性,至少從側面說明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影響能力趨於衰減。同時,兩度採用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也傳遞出央行明確的抑制通貨膨脹的決心。

  第三,物價輪番上漲階段價格變動劇烈,通脹預期管理機制的能力受到挑戰。如果用相關經濟指標體系來衡量,CPI波動在警戒線3%以內,通脹預期管理制度效能發揮良好。但是,當CPI超出警戒線增長勢頭強勁,並且連續三個月以上高位運行,甚至衝過4%衝擊5%加速運行,通脹預期管理就有可能誘導居民搶購實物資產,反而起到推動通脹慣性上漲的作用,結果會導致結構性的失衡或階段性失靈現象,與通脹預期管理目標設計相悖。

  第四,臨時價格幹預措施缺乏可持續性,只能起到短期快速平抑物價的作用,要想長期穩定物價總水平,還需要依靠市場調節作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培育價格形成機制。筆者相信,周小川行長“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設想,其實就是要還原市場交易中真實的資金使用成本,只要利率實現了充分的市場化,那麼價格就會趨向穩定波動,物價中的泡沫化通脹因素,也就不可能高到離譜。這,恐怕是來年構建穩健貨幣政策的核心所在。

  總之,2011年的貨幣政策穩健之路並非坦途。貨幣增速減緩,發展經濟水平,不能忘了民生疾苦;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能忘了民生訴求;管理通脹預期,遏制物價非理性增長,不能忘了民生質量。三者之間動態平衡的掌控,考驗管理者的大智慧,既是保民生的經濟需要,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需要,更是檢驗執政能力的試金石。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