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M型香港的扶貧大計 不能再延誤

http://www.CRNTT.com   2011-01-12 12:38:20  


香港社會貧富懸殊,已經引發一些社會矛盾。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訊/全國政協委員陳振東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M型香港的扶貧大計不能再延誤”作者提出:“要解決香港M型社會的問題,必須多管齊下,無法依靠單一的藥方。筆者認為,首先依然是發展經濟,只有經濟增長,社會才能贏得時間去面對問題。而且,香港必須更加重視與珠三角的融合,一方面擴大自己的經濟腹地,為香港的高端服務業開拓更大的天地,同時也吸引更多的內資內企南來,通過香港走向世界,在北上南下的交流過程中,培育多個本土經濟的新增長點,創造出一大批低技術的職位,去吸納低學歷的勞工,讓他們也能分享整體經濟增長的成果。”文章內容如下:

  M型社會,是日本學者大前研一創造的名詞。所形容的,是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人類財富板塊出現大規模漂移重整,M字左邊的低收入人士及右邊的高收入人士人數愈來愈多,富者財富快速攀升,貧者越來越窮,而社會賴以穩定的基礎─中產階級,則因不斷失去競爭力而沉淪,社會財富分配在中層出現明顯缺口,形成向下流失的現象。

         M型社會已是西方世界普遍現象

  M型社會是否已經在香港出現,當局和學者各執一詞。但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去年8月5日發表的民調結果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市民認為目前“最急需處理的社會問題”中,“貧富懸殊問題”高佔首位,這對於特區政府以至中央,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此同時,香港的堅尼系數已超過0.533,躋身世界前列。作為經濟高度發達的國際級大都會,竟有這麼高的堅尼系數,實在令港人汗顏。

  大前研一指出,M型社會已是西方世界的普遍現象。根據統計,可以肯定日本目前已有八成人口淪為中低收入階層。在這個新形態的社會裡,如果企業與個人都不進行自救,政府又繼續往錯誤的方向施政,惡性循環之下,社會的失業率和物價將年年上揚,收入永遠跟不上物價,整個社會對於未來都將失去奮鬥再起的雄心。至於美國,大前認為美國比日本更早步入M型社會─美國最富裕的1%的家庭,只要拿出他們財富中僅1%的收入,就等於社會底層兩千萬個家庭的收入總和。這樣巨大的貧富懸殊,背後必然是嚴峻的社會矛盾和危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