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楊朝祥:深耕教育交流 等待種子發芽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00:19:35  


楊朝祥校長(左五)與中評社高層訪問團合影
    推動兩岸“教育ECFA”合作空間大

  訪問團:台灣目前通過的陸生三法,有“一限二不”入法,兩岸教育交流未來還有什麼合作空間?

  楊朝祥:我們常笑說兩岸已經簽署ECFA,未來還應該簽署一個教育的“ECFA”,E就是Education(教育),兩岸在教育方面還有許多合作空間;有人說也許我們應該從高等教育做起,當然在未來兩岸教育交流上,還有很多執行面的部分須再深入討論。

  台灣在政策的穩定性方面應該不是問題,過去在很多制度上都是以試點的方式,只要立了法,就會比較穩定。對於在野黨堅持的“三限六不”,我是覺得,在目前這種狀態下,這是為了讓制度能夠開始試行,我相信過一段時間,一些疑慮慢慢消失之後,應該會逐步轉變。

  我對於陸生“限制醫事學歷採認”部分,深不以為然。我們對醫學系學生學歷採認,有一套制度規範,根據台灣“醫師法”修法,國外醫學生回台灣當醫師要過五關,如果我們制度好的話,為什麼對大陸要特別限制?

  早期台灣學生在境外念醫學系,教育部承認九大醫療先進地區(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及歐洲)的醫學系學歷,這些是醫學最發達的地區;前一陣子波蘭醫學生事件,因為2004年歐盟成立以後,衛生署就把歐盟解釋為歐洲地區,許多學生到波蘭取得學位,回台考照引發爭議。

  其實早期我們通稱非九大地區醫學生為國際生,因為需要通過翻譯來做實習工作,我們覺得不夠落實,所以在台灣以外念醫學系的學生,必須先經過嚴格的“學歷甄試”把關;我記得第一年的錄取率還不到1%,這些年平均錄取率大概2到5%。

  現在教育部準備修改“醫師法”,針對非九大地區的醫學系學生,第一關就是的學歷甄試,第二關是醫事專業考試。因為那時候我在考選部,對於醫師的考照作了一些改變,我們醫生是念7年,四年級的時候先考第一次;之後學生要實習,通過實習以後,我們最近又開始規劃,2012年開始學生要考臨床考試。實習一關、臨床一關,最後是執照的考試,總共有五個關卡在那裡,你沒有通過這五個關卡,你根本不可能拿到醫師執照。那我們為什麼對大陸醫學系學生學歷要做限制?沒有必要。

  當然早期的時候,先從承認學校開始。我個人認為說,那些“限”、那些“不”,是為了讓制度能夠過關的妥協結果。但要拖多久,我也不知道。有時候一拖就拖很久,1996年我們開始承認大陸學歷、制訂辦法,到2010年才通過,十幾年!

  台灣陸生三法部分,我剛好從頭到尾都有參與,台灣部分是我當“教育部長”批的,那時候每年都會談,大陸教育部老是跟我說,我們學生多得是,你們要多少?

  現在你看大陸一年出生率二千萬人,和台灣的人口差不多,二千萬到高中畢業大概剩一千萬左右,之後高考錄取率約56%,本科與高職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還剩下四百多萬。念本科的事實上只有二、三百萬人,還有很大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