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在利比亞危機處理中的兩大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1-03-05 10:53:54  


 
  從利比亞動蕩到新西蘭地震,展示了一個事實:由於國民和利益在全球的擴散,現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出事,都將危害中國的公民安全和國家利益。中國必須海外維權(人權、財產權)。

  一艘長途跋涉的護衛艦勢單力薄,4架遠道而去的運輸機缺少保護。在這種危機場合,可能還需要醫院船、補給艦、兩栖登陸艦、護航戰機,甚至航母,在維權的同時也有自衛能力。因此,中國很有必要在利益集中、局勢動蕩的地區尋求建立海外軍事基地,例如印度洋西部。

  這個舉動必然招致一些國家的疑慮和反制。由於中國在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建設港口,印度擔心中國在實行包圍它的“珍珠鏈”戰略。“珍珠”是港口,也是軍事基地。珍珠鏈類似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又像是二戰時期美國在太平洋(601099,股吧)“跳島”戰術中奪取的島嶼,一步一步向前延伸軍力。為了牽制中國,印度將在釣魚島以東與美國、日本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而具有全球利益的美國也不能容忍任何地方出現重大挑戰。中國繞不過印度、美國等國家。

  但這不意味著中國必須縮手縮腳。中國擴展軍力是為了維護現有國際秩序,維護人道主義。中國的利益就在其中,與美國沒有重大衝突。中國發展軍力不是為了在大洋中與其他大國對抗,不是為了把某國趕出某個地區。中國不再只是現有國際秩序的受益者,它已經有能力承擔和分擔維護和平的責任,也更願意促進各地的人權保障事業。這樣,崛起才可能是和平的。

  戰略意圖可以在武器的重點發展方向上顯示出來。在國家之間的武器對比中,進攻性和防禦性是相對的,取決於武器的威力和攻擊範圍。中國用於防衛的可以是進攻性武器,如戰略核潛艇、航空母艦;用於海外部署的可以多一些非進攻性的裝備,如補給艦、運輸機,以及不足以對其他大國構成直接威脅的裝備,如少量的戰艦和戰機,主要用於體現中國的軍事存在。

  這種符合道義的軍事存在將是多贏的,它有助於維護各地的和平與人道主義。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國內人權狀況將把海外行動和國內現實聯結成符合邏輯的統一體。被認為和平與人權的維護者,“中國威脅論”將不攻自破。現在,中國幫助他國從利比亞撤退僑民,也在亞丁灣保護他國船只免遭海盜襲擊。這些行動只是一個開始。海外軍事基地將大大增加這種能力。

  在安全離開利比亞之後,中國人還必須考慮如何返回利比亞。這很可能也需要一個前進基地。

  (作者丁力系經濟觀察報觀察家部高級編輯 2011年03月04日22:11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