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容不下偏激者的北大死水一潭

http://www.CRNTT.com   2011-03-28 13:36:10  


 
請問北大:思想不能“偏激”麼

  2011年03月28日08:41羊城晚報 陶短房 旅加學者

  北大日前宣布,將在今年5月之後推行對十類“重點學生”實施“思想會商”的制度,其中包括學業困難、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經濟貧困、學籍異動、生活獨立、網絡成癮、就業困難、罹患重大疾病、受到違紀處分,等等。

  且不說“經濟貧困”的問題不從經濟上而從思想上去“會商”是否對症下藥,也不說“學籍異動”、“生活獨立”這種純個人問題值不值得、需不需要、應不應該驚動校方,並上升到“思想高度”,更不說“心理脆弱”的學生被興師動眾地“思想會商”後,究竟是會變得從此心理堅強,還是會給折騰得心理更脆弱,單一個“思想偏激”就讓人詫異不已——思想就不能“偏激”麼?

  懂得法律的人都知道,一個人的行為是決不能“偏激”的,如果向法律範疇外“偏激”,就會受到法律承辦,如果向道德規範外“偏激”,就會受到道德譴責。但人們也同時知道,惟有思想是無罪的,因為思想的世界只屬於每個人自己,你可以持平和周正的中庸之道,也可以偏左、偏右,你更可以將這種或“偏激”、或“不偏激”的思想拿到台面上,和別人討論、碰撞、爭辯,批評別人也被別人批評,思想“偏激”可能為部分人所看不慣,卻既不違法,也不犯錯,是每個人的權利和自由,甚至可以說,整個社會的道德規範,正是在無數“偏激”、“不偏激”思想、主張的碰撞、融合與妥協下,才逐漸形成的。

  當代文明社會是思想開放的多元化社會,所謂“思想偏激”,無非是他人想法和大家不同,或幹脆說,和提議“會商”者不同,這原本是正常現象,又哪裡到了必欲“糾偏”的地步呢?思想本就是自由的,誅心之論,古今中外都飽受批評,對“思想偏激”的學生進行“思想會商”,這種試圖在思想上強行“大一統”的思維模式,似不符合人類的天性。

  北大是一所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深厚的學府,“兼容並包、思想自由”一直是北大引以為自豪的學術風氣。自蔡元培時代以來,歷屆北大校方都能秉承、尊重這八字傳統,有意識地選用、包容思想傾向和個人風格迥異,但學術專長突出、教學作風端正的師資。教授、老師是學校雇員,尚有在言行上與學校風格保持一致的需要和義務,學生尚處於學習、成長和思想成熟階段,更應“兼容並包”,思想自由是學術成熟、見解進步的前提和保證,就算“偏激”一點,又有多大問題,以至於要興師動眾去“思想會商”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