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散落於歷史塵埃的辛亥女傑

http://www.CRNTT.com   2011-08-30 14:52:53  


 
  掀得翻皇權,動不了性別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皇權,卻沒能從根本上觸動封建性別制度,沒能從根本上改變女性的生存空間,所以女性受歧視受壓迫的現象仍然比比皆是。一些保守勢力甚至在革命之後對於參加過革命的女性更加歧視、排斥。

  撰稿/鐘 瑾

  武昌起義的隆隆炮聲中,有這樣一群名門閨秀和布衣女子紛紛從家裡跑出來,不僅拋頭露面,還真刀真槍地反對朝廷,不知講究三從四德的清廷上下會作何感想?天子到底表沒表態我不清楚,但是據說有位大爺在看到這番景象之後,脫口而出一句話,聽著倒很在理——女人也出來造反,世界變了。

  是的,變天了。

  推翻封建帝制和解放女性運動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就是反對君臣、父子、夫妻三綱。其實,早在戊戌之後,女性就已經行動了。這“動”,中國近代史、婦女史研究專家呂美頤教授稱之為“傳統社會女性群體的質的變化”。而相對於產業女工群體的默默無聞,女學生們則非常引人注意,有上海女學生以文憑為嫁妝,有的還將自己的照片刊於報端公開征婚,在當時不得不謂之為一道奇觀。

  而後人在歸納辛亥革命的意義時,常常忽視了一點,那就是——辛亥革命不僅是近代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同時也開啟了近代第一場婦女解放運動。20世紀初的新思潮,不僅洗禮了中國男性,也讓女性接受了啟蒙教育,進化論和天賦人權在革命女性的心中播下了民主平權的種子,並由此在革命大潮中生根發芽。

  中國女性鬧參政權的時候,男性並沒有缺席。把西方婦女運動介紹到中國、極力鼓吹女權主義,比如譯介俄國無政府黨領袖蘇菲亞的文章的,正是梁啟超、廖仲愷等一些資產階級革命派和立憲派男性。

  在對蘇菲亞和羅蘭夫人(法國大革命之母)的名字耳熟能詳之後,許多激進女性開始效仿西方婦女為爭取解放提出的要求、採取的手段,包括一些過激行為。比如唐群英率眾大鬧參議院、襲擊宋教仁的舉動,就是受了英國激進婦女團體“戰鬥的參政派”影響,後者在爭取參政過程中,為吸引公眾注意,曾採取拒絕納稅、毀壞商店橱窗、焚砸郵筒、搗毀會場等激烈手段。1912年9月萬國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美國的嘉德女士一行在訪問上海、南京、北京等地時,提出了以和平手段爭取女子參政權的建議。此後,中外婦女運動的各種交流逐漸多了起來。

  但歸根結底,推翻了皇權帝制的辛亥革命,卻沒能帶給(不願意給也給不了)女性真正的幸福和解放。作為多年從事中國近代史、婦女史教學與研究的權威專家,鄭州大學社會性別研究中心主任呂美頤教授近日就辛亥革命與女性群體的關係等問題,接受了本刊的採訪。

  女性意識覺醒

  新民周刊:辛亥革命前夕中國社會是怎樣的?女性群體又是怎樣一種狀態?

  呂美頤:辛亥革命前夕一般指20世紀初前十年,正值清末,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社會轉型的前夜。其特點是大動蕩、大變革,各種社會思潮和各階層、各派別人物紛紛登場,一派“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此時的女性群體,比之傳統社會的女性群體有了結構性轉變。如果把傳統社會中的女性分為上、中、下三個階層,那麼到了晚清,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社會改良的進行,出現了兩個前所未有的全新階層:產業女工和知識女性,女性群體長期以來的穩定狀態就此打破。鴉片戰爭之後,近代工業之中孕育出產業女工,主要集中在輕紡企業。這一群體發展迅速,至辛亥革命前夕已形成三四萬人的隊伍。但是因經濟情況和受教育程度所限,她們接受的啟蒙教育很少,自我意識尚未覺醒,只是一支潛在的社會力量。知識女性,則是近代女子教育發展的產物。來華傳教士在清末創辦了最早的一批新式女學,戊戌維新時期有了中國人自辦的女學。而清政府從1901年起實行新政,包括推行新式教育,大力創辦女子官學,鼓勵私人創辦女學,使得女子教育的發展勢頭很盛。據不完全統計,1909年前後中國人自辦的女學已有300多所,學生近1.5萬人,加上教會所辦女學,新興的知識女性群體已近3萬人,後來積極參加辛亥革命和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鋒人物,大多來源於此。

  新民周刊:知識女性群體有哪些特點?為什麼要參加辛亥革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