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模式”成功經驗與問題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1-09-15 08:39:01  


 
  二是投資驅動型發展模式。在新古典經濟學的增長理論中,投資是加快發展中國家經濟“起飛”的主要推動力。在中國,投資在經濟增長中長期占據著主導性的地位和作用,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居高不下。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資本形成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54.8%,拉動GDP增長5.6個百分點。與此相比,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3%,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的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7.9%,拉動2010年GDP增長0.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在全年10.3%的增長率中,有一半多的貢獻要歸功於投資。

  三是出口導向發展模式。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在改革開放之初及其以後很長的時間里,中國作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豐富但資金稀缺,因此大力發展出口型經濟,有利於發揮中國的比較優勢,同時又能夠通過引進外資、賺取外匯以彌補國內建設所需要的資金,從而促進經濟的增長。實踐證明,這種發展戰略在過去是行之有效的,為中國的經濟保持長期穩定的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

  四是重工業優先發展模式。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執行的以“重工業優先發展”為重點的“趕超”戰略。改革開放後,雖然“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的思路有了一定的調整和改變,但近年來,國民經濟出現“重型化”重新抬頭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事實上,“十一五”以來的數據顯示,中國重工業產值占整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工業結構“重型化”的趨勢十分明顯。

  文章分析,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模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中國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由於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在理論和實踐中都遇到了諸多的質疑和困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政府對經濟社會幹預過多,不但幹擾了市場經濟的順利運行,還導致了大量的地方債務和各種尋租現象。在經濟學中,政府和市場都有各自的“邊界”,如果政府幹預過多,越過了市場的“邊界”,不但會導致政府自身效率的損失,還會影響市場的配置功能。而政府對經濟活動直接或間接的參與活動,也成了地方債務日益膨脹的主因。目前中國地方債務的總規模大約為10.7萬億,一些地方的債務負擔十分沉重,負債率超過60%甚至100%的並不少見。

  其次,投資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容易導致經濟的大起大落和消費不足現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曾多次被“硬著陸”所打斷,其中的緣由,基本上都是因為實行緊縮政策導致的投資減速過快,進而使得GDP增速突然放緩所致。而消費不足則是投資過度的直接後果。

  此外,在各地追求GDP最大化的政績目標下,投資過度形成的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問題突出。目前,在中國的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現象。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使資金使用效率大大降低。有關調查顯示,在每年上萬億的政府投資中,無效和低效項目大量存在,而許多政府大宗項目也潛藏著浪費現象。

  再次,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引進外資、增加外匯方面取得成功的同時,也帶來了外匯儲備規模過大、國際貿易摩擦增加等問題。由於多年的對外貿易順差巨大,導致中國的外匯儲備大幅增長,至2010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到2.8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