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戚嘉林:台灣的新祖國認同與祖國論述

http://www.CRNTT.com   2011-10-18 00:36:06  


 
  鄭君所見與筆者多年來研究台灣史的想法不謀而合,筆者就是以此目的自我期許地創辦了《祖國文摘》雜誌,其內容主旨就是讓台灣人與中國歷史、中國近代史相銜接,誠如胡錦濤總書記所云要“瞭解我們偉大祖國經歷的刻骨銘心磨難、我們偉大民族進行的感天動地奮鬥”,從而認識感受並認同新祖國,且心無掛礙地再接受中國人身分,以我們偉大祖國為榮,接續台灣先輩“我們的祖國是中國”的祖國認同;復鑒於思想理念必須借助關鍵詞彙表達,方能傳播並影響社會。因眾所周知的原因,“祖國意識”在台灣已消失六十年,未來兩岸統一的要件是台灣同胞能視中國為祖國,其前提是台灣社會出現“祖國認同”,其必要條件是使“祖國”二字在社會上公然出現。因此,筆者創辦的雜誌取名為《祖國文摘》,亦盼將自己所提台灣同胞“認同祖國化”的論述,化抽象為具體。

  展望未來,在統一的過程中,務必重視如何銜接新歷史,接觸新祖國,認同新祖國,解構台獨史觀所依託的論述基礎。具體方法上的消極面,島內藍營應訴諸台灣人所熟悉的政治語言,例如相對於分離主義者所謂的台獨“民意”,藍營可使台灣人瞭解祖國十三億人民的統一“民意”,是絕不許任何一寸土地從中國分離出去。積極面,是使台灣人客觀認識祖國的進步情形,祖國是如何盡其所能地在政策上向台灣同胞傾斜,創造和平紅利與台胞共享,如何使台灣人參與全國治理及參與達成〈兩岸和平協議〉及〈台灣基本法〉的制定等,以兩岸接觸新經驗,彌補並取代一代台灣菁英破碎的舊祖國經驗;核心面,則是與時俱進地將政治、社會、心理等學科跨領域地有機揉合,以嶄新的內涵詮釋兩岸歷史記憶,分享兩岸歷史記憶,包括內地經歷的刻骨銘心磨難與奮鬥,俾使台灣同胞心無掛礙地接受祖國、認同祖國。

  值此兩岸大交流之際,兩岸交流如萬馬奔騰,台灣民眾所接觸的是一個嶄新的新祖國。在統一的過程中,國族認同不但無法廻避而且無處不在,故至盼兩岸有志統一大業者,在國族認同此一核心領域,把握歷史機遇,助力推動台灣同胞的“新祖國認同”。

(注1)林金源、石佳音,〈民國百年還是台灣百年〉《統訊》,2011年6月號,p.31.

(注2)趙生輝,《中國共產黨組織史綱要》,安徽,1989,p.244.

(注3)鄭鴻生,〈台灣人如何再作中國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4,期2009年6月,pp.135-136.

(注4)同註3,《台灣社會研究季刊》,p.132.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