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魯迅解剖辛亥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1-10-24 15:03:31  


阿Q畫像
 
  品“頭”論“足”

  人物,最重要的是刻畫性格,通過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等來表現。

  魯迅精湛的白描藝術,活活地畫出來一副“阿Q相”,尤其是對人物的品“頭”論“足”,真是惟妙惟肖。

  先品情態各異的“頭”。從“革命”到“不准革命”,猶如風雲變幻:有得意忘形的“昂頭”,他神氣十足,旁若無人;有心滿意足的“歪頭”,總算讓其自尊心暫時得到了滿足;有黯然神傷的“倒頭”,他倉皇四顧,無限悵惘;有心驚膽怯的“遮頭”,遭遇棒喝後竟然落荒而逃;有自我安慰的“點頭”,自以為得計,反敗為勝了。

  再論窮形盡相的“足”,“革命”時的自大同“不准革命”時的自卑,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先前風聲傳來,阿Q於是“飄飄然”起來,走路簡直是“飛”一般,昂然從趙太爺門前而過,他第一個“革命”的目標是“靜修庵”,就“跨”開步子進去。好一派理直氣壯、咄咄逼人的勢頭,人物那種本能自發反抗的意識盡在腳下得以表現出來。

  後來形勢驟轉,阿Q由“革命”轉變為“投降”,他怯怯地“蹩”進了錢府,一副可憐的病態,希望破滅後又“逃”出門外,失魂落魄的他只得到處去“游”,賒酒喝,待酒店關門才“踱”回土穀祠裡睡覺。人物的喜劇式遭遇以及悲劇性結局,也通過一雙腳來聚合了。

  阿Q是一個“精神勝利法”的文學典型,具有劃破時空的現實意義。他的傳神而逼真的步態,對於愚昧的“國民性”正好是絕妙的注解。

  魯迅通過阿Q的形象,反映出民衆對於“革命”的心理變化:向往懷疑失落,從而批判“辛亥革命”嚴重脫離群衆的錯誤傾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