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民國老課本為何受歡迎

http://www.CRNTT.com   2011-10-25 14:26:49  


 
  老課本的魅力何在

  近百年的老課本垂垂老矣,它在經歷戰火、貧窮、鬥爭等流離飄零後,居然沉澱下來,濃縮著數千年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精華,沉甸甸,溫故知新,歷歷在目,百讀不厭,讓人稱道。

  記者翻開《開明國語課本》上册,第一篇只有兩行:一行是“先生,早。”另一行是“小朋友,早。”

  葉聖陶的兒子葉至善在再版前言中寫道:小朋友初踏校園,見著老師,他們上前鞠躬,問了好,老師微笑著歡迎他們,等到上了國文課,他們翻開書一看,方才溫馨的一刹原來已經寫進課本了,還有像快照似的插圖,你說他們會怎樣的驚喜。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現行使用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第一册第一課是: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它更多地從識字的角度去選文,兩者的選文標準迥然不同。

  豐子愷的女兒豐一吟在文中寫道:小時候我們在家裡誦念《開明國語課本》,有一篇課文很有意義——爸爸在園裡種菜,弟弟問:“為什麼不種花?”爸爸說:“要種的,先種菜,後種花。”

  這28個字含有很深的意義,看起來是講種菜種花的事,其實這裡有一個大道理:既要注重吃,又要懂得愛美,兩者不可偏廢,但還是有主次之分。

  其實,在《開明國語課本》裡,這樣的講故事不講大道理的常識教育俯拾皆是,許多文章更是妙趣橫生,如《綠衣郵差上門來》一文中,它巧妙地編織一個別有情趣的謎語——薄薄幾張紙,紙上許多黑螞蟻。螞蟻不做聲,事事說得清!

  而知名度最高的要數婦孺皆知的《一籮麥》,一籮麥,兩籮麥,三籮麥,大家來拍麥。劈劈拍!劈劈拍!小麥新,做面粉。大麥黃,做麥糖。劈劈拍!劈劈拍……

  葉至善稱,葉聖陶編纂課本的主旨是:給孩子們編寫語文課本,當然要著眼於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但這還不夠,小學生既是兒童,他們的語文課本必是兒童文學,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樂於閱讀。

  而蔡元培版本的老課本,讓人看到的是一個明亮清秀的童年世界,文學乾淨利索,如金石擲地,鏗鏘有力,是《詩經》中的文字一直迤邐走到民國,道理卻一樣的簡單質樸。

  貓捕鼠,犬守門,各司其事,人無職業,不如貓犬。

  兄弟二人同上學,各買新書一册,兄用厚紙包書面,以防污損,弟不能包, 兄代為之。

  《慈善事業》一文寫道:聚人而成國,聚國而成世界,世界之上,同為人類,皆宜相愛,推其相愛之情,發為周急濟貧之舉,是為慈善事業。

  此教材的編纂思想是:本書以養成人格為目的,所有材料必合乎兒童心理;本書包含理科及天文地理歷史等科之常識;注重立身、居家處世以及重人道、愛生物等以擴國民之德量。注重實業以養成獨立自營之能力。凡國民生活上必須之知識,無不詳備……

  對此,北海小學一年級家長陳燕認為,她購買此書是給兒子在課外閱讀,翻開老課本,講得都是新問題——童年、人性,這些其實都與主義無關,從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管是美化或醜化一些東西,當我們驀然回首,發現許多東西從終點又回到了起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