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能否為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範式?

http://www.CRNTT.com   2011-12-13 10:29:16  


 
東亞模式不同於西方模式

  造就這樣一種文化很難,但不是不可能。我們在這裡以“東亞模式”的例子先來討論東亞經驗。1994年世界銀行出版了一本題為“The East Asian Miracle”(中文譯為《東亞奇跡》)的書,肯定了亞洲的發展模式,並指出東亞模式不同於西方模式。這個研究項目的出台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當時的西方主流經濟學並不承認有“東亞模式”,因為他們認為東亞模式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東亞是向西方學習的。是西方因素促成了東亞模式。當然,東亞經濟體,包括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都認為自己的發展和西方的不同。這些經濟體成功了,就可以開始說話,開始建立自己的話語權。儘管西方主流學者的反對,這個研究項目最後是在日本銀行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推出。今天儘管也仍然有人不認同“東亞模式”,但東亞模式已經為西方主流所接受。更重要的是,東亞模式也是很多發展中國家所模仿和接受的經濟發展模式。實際上,在知識界,人們圍繞著東亞發展模式已經發展出一套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套體系由各種亞洲要素組成,包括儒家文化、國家和政府的經濟角色、社會因素例如高儲蓄率、強調教育、家庭的作用等等。

  和東亞的經濟話語相比,東亞國家和地區的政治話語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在這方面,即使是亞洲的主流話語都是從西方進口而來。亞洲國家和地區沒有自己的政治話語權,很多政治體系即使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和西方的非常不同,但也都偽裝成西方政治體系。日本是很典型的,韓國也差不多。實際上,即使是民主政體,亞洲國家的組織方式和西方很不相同,除了形式上的定期選舉之外。比如,日本被視為是西方式民主,但自民黨一黨獨大模式和西方民主大相徑庭。當然,也有一些西方學者看到了這種不同。可以說,亞洲的政黨、政府、社會等等方面的組織有它們自身的規律。儘管在形式上套上了西方政治形式,但並沒有改變其文化性質。

  中國儘管也屬於東亞,在發展的很多方面也類似於東亞,但較之日本和“四小龍”,中國更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東亞經驗表明,中國儘管存在著很大的可能性創造一種不同西方的文化話語,但這會是一個長期的和艱巨的任務,不會一蹴而就。

  (本文是作者在2011年12月為浙江人文大講堂所作題為《中國能否為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範式?》的演講節選的第一部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