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京胡適的五處故居

http://www.CRNTT.com   2011-12-14 14:50:21  


北京胡適居住過的鐘鼓胡同14號
 
  2

  鐘鼓胡同14號:

  “認清了"國故學"的使命”

  上世紀20年代初,胡適從緞庫胡同搬出後,在北河沿大街鐘鼓胡同14號寓居。小院落再普通不過,房屋八九間,月租也便宜,20塊大洋。這裡距離沙灘一帶的北大紅樓咫尺之遙,胡適教授上班十分便利。

  鐘鼓胡同,曾用名:鐘鼓寺胡同,因明朝鐘鼓司設立於此而得名。“寺”為“司”之訛傳。胡適故居是一個民居院落,院內房屋擁擠。問一住戶:“這裡是胡適故居嗎?”他的回答有些唐突卻頗可理解:“還什麼故居不故居,早變成亂七八糟了。”

  暮鼓晨鐘在這裡敲響,1923年1月發表的“《國學季刊》發刊宣言”,嘗試解說了國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一是用歷史的眼光來擴大國學研究的範圍。再不能“儒書一尊”、“一切古學都只是經學的丫頭”,再不能是“(近)三百年的心思才力,始終跳不出這個小小的圈子(三五部古書)。”

  二是用系統的整理來部勒國學研究的材料。不能“太注重功力而忽略理解”,學問的進步既需要材料的積聚與剖解,也需要材料的組織與貫通。“學與功力實相似而不同。指功力以為學,是猶指秫黍以為酒也。”

  三是用比較的研究來幫助國學的材料的整理與解釋。有了比較研究的材料,就像一個近視眼的人戴了眼鏡一樣;從前看不見的,現在都看見了;從前不明白的,現在都明白了。

  對當時國內外學者研究中國學術的現狀,他不但不抱悲觀,還抱有無窮的樂觀。“我們深信,國學的未來,定能遠勝國學的過去;過去的成績雖然未可厚非,但將來的成績一定還要更好無數倍。”

  他強調歷史學家必備兩種素質:一是精密的功力,二是高遠的想象。前者用來搜求和評判史料,後者用以構造歷史的系統。“拿歷史的眼光來整統一切,認清了"國故學"的使命是整理中國一切文化歷史,便可以把一切狹陋的門戶之見都掃空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