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陵十三釵:愛國主義,還是情色生意?

http://www.CRNTT.com   2011-12-26 14:52:42  


 
  至於“創傷記憶”,猶太人的研究甚至比對大屠殺本身的研究還要深刻認真。畢竟,前事之鑒後事之師,除了懲罰罪魁禍首以外,重要的是防止類似的大屠殺再一次發生。猶太學者爭來爭去,最後的公論是“創傷記憶”不可以完全複原,如果我們可以回到災難原址,複原屠殺的場景,那麼原先的屠殺就變成很多事件中的一個事件,允許各種角度的解釋、甚至允許對於有沒有發生過的抵賴。記住創傷的最好方式,猶太人認為,就是不要碰原先的傷疤,而是從傷疤周圍著手,記住大屠殺的前因後果。正是這樣的一種想法,構成了所有關於奧斯維辛的影視作品的底綫和基礎。這類作品有很多,最早的是1946年奧森.威爾斯導演的《陌生人》,里面穿插了集中營的紀錄片片段;最有名的是1993年的《辛德勒名單》;最近比較有名的有1997年的《美麗人生》,2002年的《鋼琴師》,2008年的《閱讀者》等。

  列舉的這幾部作品都是賣座又叫好的傑作,特別是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辛德勒名單》,用黑白和彩色的交替來表現創傷記憶的嚴肅和殘酷屠殺中人性的溫暖。但是,哪怕斯皮爾伯格再小心翼翼地對待創傷的問題,關於這些電影的爭議還是不斷。猶太知識分子大多數都批評斯皮爾伯格“發浩劫財”,把大屠殺變成了賺錢的一樁生意( “Shoah Business”),把集中營的影像“好萊塢化”。批評者特別拿《辛德勒名單》和1959年的電影《安娜日記》、1978年的電視劇集《Holocaust》相比,指出以前的影視作品裡只有一個生存者,而《辛德勒名單》中幾乎每一個觀衆在乎的角色都活了下來,是好萊塢式的皆大歡喜(提姆.科爾,《從奧斯維辛到辛德勒:歷史是如何被購買、包裝和販賣的》。

  如果說好萊塢做了“猶太人浩劫生意”,那麼中國和美國近年來興起的南京大屠殺影視熱做的就是“大屠殺生意”,而且做得不如好萊塢的精致、認真和對歷史的負責任。當然,這里面的質量有好有壞,不是所有的都是以營利為目的,也有紀錄片和劇情片的分別,比如2007年的紀錄片《南京》,就是美國在綫公司副總裁Ted Lionsis 在看了張純如的悼文後決定無償資助拍攝的。無論質量是多麼的參差不齊,這些電影都還是嚴肅地試圖記錄下中國最創傷的歷史之一,讓南京大屠殺的真相為世界所知曉。所有的這些嘗試,在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中都被狠狠地嘲笑了一通,因為這部擺明了要做中國票房冠軍的2012年賀歲片做的就是徹頭徹尾的“大屠殺生意”。

  在做這樁生意的過程中,這部電影犯了至少三宗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