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序爵”還是“序長”背後的真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2-09 14:21:58  


 
劉道彩:定准位 校慶才不會為“排序”所累
 
  2012年02月09日03: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劉道彩 

  南京大學提出校慶接待“序長不序爵”的消息近日引發媒體熱議。

  一個時期以來,校慶接待的人員排序,正成為讓中國大學很糾結的問題。其實,類似“序長不序爵”的設想,此前許多大學在校慶規劃中也曾提出過,只是兌現結果並不如人意。對此,南京大學在放出話題時,也留夠了回旋餘地:這種設想只是一個大的原則,可能在某些細節方面,仍無法避免官員排序的相對考量。

  國內大學校慶之所以為“排序”所累,一方面是由於官本位大環境的影響,高校難以獨善其身;另一方面,高校對於官本位的妥協與迎合,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現在,我國的高校可謂“廳級幹部一走廊、處級幹部一禮堂、科級幹部一操場”,“官文化”不僅浸透於學校管理,也蔓延至學生會等自治組織,按爵排序早已成其固有規則之一。

  世界上許多高校在校慶時也難免有政要參加,同樣會面臨“排序”問題,為何人家對此不太糾結?筆者以為,除了自由精神與獨立品格外,主要還在於人家對於校慶本身的精准定位。如果校慶以心靈交流、學術溝通為主題,官民之分、貴賤之別自然就會淡化;如果以官員活動為重點,“排序”自然就無法回避。

  海德堡大學600周年校慶時,校慶主角被定位為教授和學生,做主題演講者都是最有聲望的教授。時任德國總理施羅德雖出席了校慶,但只獲得了5分鐘發言時間,校長的發言時間也只有15分鐘。而哈佛大學300周年慶典,更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卓著的一次知名學者的聚會”。其間,兩周的學術交流是校慶主體,相對論、量子力學、核物理學、宇宙大爆炸等著名觀點在學術交流中被重點提出。

  原則上說,高校作為傳播知識、培養人才之地,包括校慶在內的所有活動當以文化學術為中心。可國內許多校慶活動,無論在定位還是內容安排上,都與真正的學術有一定距離。不少高校校慶活動廣造輿論、炫耀政績、比拼場面,再加上充斥活動中的形式主義與官樣文章,讓參加者特別是老校友感覺與某些官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報道,擁有900餘年歷史的英國牛津大學,曾培養出47位諾貝爾獎得主和幾十位國家政要,卻幾乎沒有舉辦過像樣的校慶。雖然我國大學僅有百餘年歷史,校慶活動卻風起雲湧,隆重而熱烈。據統計,僅去年前5個月,公布已經或即將舉辦校慶的大學就有42所。有評論認為,我國大學的校慶熱與近年來大學合併、升格、改名、“建一流大學”、擴招等相伴而生,一些大學頻繁搞校慶,除了因為花錢容易、財政支出由國家買單,主要還在於,校慶某種程度上已淪為一種編織關係網和爭奪資源的手段,許多高校欲借此在吸引社會捐助、提升名望及生源競爭等方面獲取更多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