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把醫生推到屠刀下

http://www.CRNTT.com   2012-03-29 11:35:48  


 
  2000年起,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逆市場而行,行政干預下政府部門分利藥價飆升難以避免

  2000年2月,國務院公布了數易其稿的《關於城鎮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實行醫藥分開,試行藥品集中招標採購。然而實施起來,醫藥分開阻力重重,而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卻一路暢通,或許利益才是主要原因。各地衛生行政部門紛紛成立招標辦,收取“進門費”,而藥企仍然需要對醫院進行二次公關。這種逆市場的行政干預、壟斷經營,生出諸多怪像:同品種、相同質量的藥品報價最低的未中標,中標的都是價格較高的;標底過低,企業除非假冒偽劣,否則無法接受。

  政府集中招標的過程不是降低藥品費用的過程,不是減少返利回扣等不正之風的過程,而是相關政府部門參與藥品利益分配的過程。原本希望在藥品採購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透明度降低藥價,但結果不僅堅冰未打破,醫藥也未分開,反而是"藥品政府招標採購"催生了一個龐大的利益群體,廠商、各級代理商、醫保部門、物價部門、藥品招標採購部門、醫院(醫生)均拴在一起。而真正用錢買藥的患者只能坐視藥價攀升。可以說,醫療體制中醫院在藥品零售市場上的雙邊壟斷地位是導致藥價虛高的根本原因,醫療服務價格低估導致的“以藥補醫”機制賦予醫院這樣做以合理性和合法性,收益率管制進一步誘導醫院進銷高價藥,過於寬鬆的新藥審批加上單獨定價制度為藥廠提高藥價、醫院購銷高價藥提供了便利。這些問題的出現根源於政府管制措施的失當。

  ■ 管辦不分讓民營醫院難以進入市場服務

  管辦不分和政府主導的醫療體制下,公立醫院對醫療消費需求膨脹反應緩慢

  在1985-2005年間城鄉居民家庭的各項消費開支當中,城鎮家庭交通和通訊的消費開支平均增長了69倍,農村家庭平均增長了44倍半,分別是同期醫療保健開支增長幅度的一倍,但人們的反應卻不如在醫療問題上激烈。主要原因在於,醫療資源需求膨脹、價格高漲的同時,相應的醫療資源並沒有增長。1978-2005年期間全國的醫院數目僅增加了101.3%,門診部所增加了119.8%,醫院衛生院床位增加了43.5%(同期人口增加了35.8%,所以每千人床位只增加了21.3%);同期全國醫護人員的增加數,醫生87.6%,醫師155.2%,護士多一點,也不過231.9%。相對於衛生總費用增長77倍、個人衛生開支增長197倍,所有醫療衛生供給方面的變化,最高是護士增加了2倍多,醫師增加1倍半,其餘包括醫院、診所、床位和醫生數目的增加,增加皆不到1倍。

  既然有需求,為什麼不增加醫療資源?如果是在自由市場,資源配置和市場逐利下醫療資源的增加是必然的。然而在管辦不分和政府主導的醫療體制下,作為醫療行業監管者的衛生行政部門同時又是公立醫療機構的慈父,根本無法正常行使職能。如果要政府多辦醫院,則預算不夠,多聘醫生,有沒有編制。醫院的上帝是政府官員,而不是消費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