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絡語言會造成“漢語危機”嗎?

http://www.CRNTT.com   2012-06-08 15:05:38  


 
  總體來看,網絡語言是健康的、不錯的;但也無庸諱言,—些格調不高、相當粗俗的詞語在網上頻頻出現。例如:“TMD”本來是“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英語簡稱,因它剛好與我們的國罵“他媽的”的拼音簡寫相同,一時間,“TMD”就成了網上使用最為頻繁的臟話了。除此之外,網絡語言也給學校傳統的語言教學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響。這些都無疑成了網絡語言健康發展的絆腳石以及某些人批評網絡語言的理由。

  眾所周知,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語言,用的人多了,也就合理了。“AA制”、“IC卡”、“卡拉OK”等新詞語出現之初,曾有人認為是濫用,是不規範的語言,但現在這些詞語已經深入人心。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就眼下流行的網絡語言來說,的確存在著品位低、信口雌黃、亂造詞匯、生搬硬套等現象 ,但也有一些富於創造性和生命力的詞語。對於後者,顯然可以納入到規範的語言文字序列中來,而不能一概予以排斥,更沒必要嚴加限制。我們不妨把網絡語言看成是繁盛於網絡世界的方言,給其發展的空間,給其被自然淘汰的時間,就像我們倡導普通話,但也不排斥方言一樣,讓其自由發展。

  網絡語言作為一種靈活變通的表達方式,與常規語言相比具有新奇、簡單、有幽默感的特點,應當對它報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同時,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網絡語言的研究,分清楚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並加強對人們,尤其是學生的正面引導,促使其使用規範性的語言文字。

  我們的社會應秉承科學的精神,客觀認識網絡語言的產生和使用問題,網絡語言並非“洪水猛獸”,難以造成“漢語危機”;我們的媒體應持嚴肅、負責的科學態度關注網絡語言現象,避免由此產生的負面效應;學術界應進一步加強網絡語言及相關現象的研究,為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理論與學術支持。

  總之,我們應該採取一種既寬容又審慎的態度來對待網絡語言這一新生事物。語言是以交流和溝通為目的的,而追求交際效果的最大化永遠是語言發展的原初動力。網絡語言彌補了現有語言在網絡交際上的不足,使之發揮出了更廣泛的交際作用。“物竟天擇,適者生存”。語言本來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任何一種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終究逃不出適者生存的定律。網絡語言如果能經歷時間的考驗,約定俗成後就可以為社會所接受,從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用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