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1世紀的兒孫應該傳承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2-06-27 12:15:30  


 
  《都市時報》:與傳家相關,學校也是傳承文化的一個重要“據點”。您是大學退休教授,覺得高校在傳統文化的教育方面做得如何?是否需要在熟悉現代公民的特點後再對傳統文化加以重新認識、熟悉?

  袁偉時:當下的高校正在改革,各校情況千差萬別。各校普遍開設必修的“大學語文”課,還有不少關於傳統文化的選修課。如果教和學都認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會有太大的缺失。值得憂慮的倒是“過敏症”蔓延,一些應當開設的課程沒有開設,當代大學生往往沒有現代經濟學、政治學和法學常識,歷史課則灌滿虛假信息,對他們健康成長和社會發展非常不利。

  《都市時報》: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餘英時先生提出反省與重建,其中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傳統如何與現代銜接。中國傳統應如何與現代銜接,以使其中優秀的部分能得以傳承下來,仍然能發揮積極作用?請您簡略回答一下。

  袁偉時:餘英時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學者。我沒有看過他這方面的論述,不敢妄加評論。

  就當下吵得沸沸揚揚的所謂傳統與現代關系而言,我認為是一個不值得過分關注的假問題。

  多年來,人們熱心從中國傳統典籍中挖掘自由、民主思想並有所收獲。不過,這些吉光片羽雖有激勵正氣之功,卻無法改變前現代中國社會無法自行轉型為現代社會的嚴峻現實。作為社會制度的自由、民主無疑是舶來品。

  其實,只要不受到強制,公民自由表達和自由選擇的權利沒有被剝奪,文化——不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或哪一國家的,必然在自由討論、自由選擇中自然更替,自然融合,自由發展,從而出現多元並存,百家競秀的繁榮景象。許多書齋中相像出來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因此,與其花費精力去爭論這些書生式的繁瑣哲學,毋寧盡力推動兼容並包、自由表達的現代文化制度的建設和確立。

  《都市時報》:對於子孫後代,有哪些事物您認為值得承續下去?又如何去傳承?

  袁偉時:傳承,應該適應中國明天的需要。企盼明天能自由自在生活,不是過於奢侈的願望吧?最低標准是生活富裕,福利制度健全;治安好,政府清廉勤奮而又規規矩矩,不敢肆意監控和侵害公民;環境優美,食品安全;老百姓過得舒心,不用提心吊膽。稍高一點的期望:自由公民的創造力勃發,中國不但是世界經濟的重要中心,而且是學術、思想文化、科學、技術、藝術和各種時尚潮流的引領者。

  這樣美好的前景不可能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只能經過幾代人含辛茹苦奮鬥才有望化為現實。但願人類文化史辟專章記下:

  21世紀,中國上升為世界文化繼往開來的幾大中心之一。

  它的經驗是:

  1.治愈狹隘民族主義痼疾,不再死盯四書五經,死背陳腐的蒙學課本,各國優秀經典都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2.教育思想和方法大改革,自由靈魂,法治習慣,懷疑精神,探索方法,貫穿教育的全過程。

  3.社會生活自由自在,不虞匱乏,恐懼消逝,鼓勵創新,自主研究者可以得到應有的資助。

  4.勤奮和注重教育的傳統沒變。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