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小企業困境羈絆經濟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2-07-30 08:33:48  


 
  為了滿足“穩增長”的需要,目前,幾乎所有地方都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大企業、大項目,甚至城市建設投入上。因為,前者可以迅速為地方政府的政績塗上濃濃的一筆,後者則可以迅速產生政績效應。但是,由於受土地、環保等要素資源的限制,地方政府又不得不通過“騰籠換鳥”的方式,在中小企業身上做文章,通過強行要求中小企業搬遷,甚至關閉等方式,為大項目、城市建設等提供土地資源、環保指標等。結果,許多本不該死或不該馬上就死的中小企業,最終走上了絕路。

  退一步講,如果“騰籠換鳥”的發展方式,能夠換得來“鳥”,特別是“好鳥”,到也可以理解。問題是,許多騰出來的籠子,並沒有吸引到“鳥”,即便引來了“鳥”,也是一些“病鳥”。以近幾年央企到處到地方擴張布點為例,沒有一個大項目不是把對土地、政策等方面的要求放大到極限。特別是土地,少由數百畝,多則上千畝、數千畝。結果呢,大量小企業搬走或關掉了,大項目卻沒有按照預期建起來,造成了土地資源的大量浪費,政策資源的大量損耗。相反,如果把這些政策資源用到中小企業身上,很多中小企業都能夠度過生存難關,且極有可能逐步變成大企業、大項目。

  文章指出,一個地方經濟要發展、要強大,需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但是,更需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大企業可以讓地方經濟強起來,但很難讓老百姓富起來。即便象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離開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國家也不可能穩定,也不可能真正強大和富裕起來,更別說中國這樣的發展中人口大國了。

  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中國曾喊出了“率先復甦”的口號。在4萬億政策的強力拉動下,也確實出現了“率先復甦”的苗頭。但是,由於國際經濟環境的急劇惡化,中國的“率先復甦”步伐也逐步慢了下來,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經濟步入了下行通道。除了主動轉型、主動進行結構調整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的困難加劇、問題增多、矛盾惡化,特別是中小企業,況境堪虞。

  文章強調,中國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大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力度,必須把改善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提升中小企業發展水平、特別是轉型升級力度,作為最重要的方面,予以特別的扶持和支持。尤其在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不斷上升的情況下,需要有一些針對性的措施和辦法。如減稅、降低融資成本、減少各種收費和攤派等。一旦中小企業發展得穩健了,中國轉型升級的步子也就堅實、有力了。

  這不僅是中國的國情,也是發達國家的經驗。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