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糾結中的央行貨幣政策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2-08-25 08:50:37  


5月以來,央行貨幣政策操作較之前更趨謹慎。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訊/5月以來,央行貨幣政策操作較之前更趨謹慎。中國證券報發表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文章表示,儘管4月以來外匯占款新增非常羸弱,二季度資本項目還出現罕見的714億美元逆差,但市場預期的降准遲遲未來。央行一直用逆回購來替代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作用,難以有效緩解流動性偏緊的局面。

  逆回購替代降准

  文章指出,有觀點認為,央行遲遲不降准主要是擔心房價反彈,但地產鬆動的背後還是地方政府經濟活動的擴張衝動。某種程度上講,房地產是為地方政府經濟活動融資的制度安排。地產商扮演的是融資中介的功能,它負責將家庭儲蓄和銀行杠杆轉化為地方政府收入,地方項目投資資本金的主要來源是土地級差地租。

  目前旺盛的需求主要來自於地方融資平台和與之密切相關的地產經濟活動,這類經濟活動隱含著越來越強的“軟預算約束”體製造就的“龐氏”風險,機會主義行為往往導致中央政府信用不得不成為最後貸款人。

  由於地方政府和國有經濟部門幾乎掌控著一切驅動經濟增長所必需的要素,如土地、礦權、稅收、市場准入、環保標準等,因此微觀投資回報率可以被輕易改變,使得原來不可行的項目變得可行,信貸和投資得以重新配置。故此,央行的貨幣政策很難保持應有的有效性和獨立性。

  所謂“寬貨幣”的前提是“緊財政”,即政府經濟活動收斂是一種結構性的“寬”。只有低效的政府經濟活動得到抑制,釋放出信貸資源,私人部門的信貸條件才能得到實質性改善。

  一方面央行在銀行間市場放鬆發債准入,以支持“穩增長”。另一方面,面對外匯占款縮量,央行又不敢輕易下調存准率,而以逆回購的形式,7天一個循環投放貨幣,這種短期循環操作使得銀行現金流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為減少頭寸壓力,銀行只能減少放貸量。同時資金面一直保持著緊張態勢,使得債券發行利率顯著上升,銀行間交易商協會不斷警示投資者要認真考慮違約風險來詢價,買者自負(告誡投資者別指望背後都有央行信用的背書)。央行或想利用價格機制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來自地方政府和國有經濟部門的投資衝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