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國家長正陷入教育恐慌?

http://www.CRNTT.com   2012-09-17 14:45:57  


 
在家上學:叛逆和逃離

  中國最有名的“在家上學”案例是童話作家鄭淵潔在家教育他的兒子鄭亞旗,如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也“敢”讓孩子遠離學校,在家教育。

  記者|黃 祺

  面對現實的教育環境,有人迎戰,有人則選擇逃離。最近幾年,“在家上學”從個別名人家庭蔓延到普通人家庭中,做出如此選擇的家長自信,他們能夠給孩子比學校教育更好的教育。“在家上學”可以關注到孩子的個體差異,可以讓下一代暫時逃離殘酷的考試競爭,不過,這種方式也存在風險。

  被“判”多動症的孩子

  嚴海燕(化名)緊鎖眉頭,生怕錯過台上演講者透露的任何信息,聽到重要的地方,她趕緊記在筆記本上。這樣緊張而認真的狀態,與嚴海燕自己20多年前備戰高考差不多,那個時候,她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努力,如今,坐在“在家上學”自助交流會的會場上,她寄望於學習先行者的經驗,改變兒子的命運。

  兒子今年三年級,就讀於當地“最好”的小學。嚴海燕一家居住在江南某大城市,她自己出身農村,大學畢業後白手起家,通過創業積累財富。儘管家庭收入遠遠高於當地平均水平,但要在這座房價不遜於上海的城市裡購置一套學區房,對於嚴海燕來說也不是那麼輕鬆。嚴海燕是教育的受益者,在她看來,只要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因此,嚴海燕還是早早買了學區房,順利將兒子送入“名校”。

  當時忙於事業的嚴海燕以為,送入“名校”就像搭上快速列車,兒子終會成績優異地畢業並進入重點初中,然後一路暢通直至學業結束。嚴海燕每天在公司裡忙,晚上常常加班到九十點才回家,她沒時間輔導兒子的功課,也沒時間陪孩子玩。

  直到去年某一天,老師找嚴海燕到學校談話,她才知道,兒子已經變成“問題小孩”。老師告訴嚴海燕,她的兒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愛說話、成績差……老師最後建議:到醫院排除一下是不是多動症。

  嚴海燕從小是個好學生,老師的話意味著權威,她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結論果然是“多動症”。剛剛拿到診斷書的那段時間,嚴海燕陷入深深的焦慮,她突然發現,自己對孩子的期待與現實的距離那麼遠。打擊之後,嚴海燕開始反省:自己長時間忽略對孩子的關心和管教,這個時候,她必須亡羊補牢。

  專業醫生告訴記者,多動症的發生,與家庭教育有一定的關係。嚴海燕慢慢意識到,一直以來疏於關心和管教兒子,很可能是現在兒子患多動症的原因。

  商場打拼十多年後,嚴海燕毅然將所有工作交給丈夫,自己回家照顧孩子。其實,剛剛回歸家庭時,嚴海燕並不知道該怎麼做,她能做的,除了陪伴孩子矯治多動症,就是燒飯做菜保障後勤。不過,與兒子朝夕相處後,嚴海燕反而從之前的失望中走了出來。她發現,兒子並不像老師說的那樣“差”,他熱愛閱讀、喜歡奇思妙想、對自己喜歡的活動非常投入,對周圍的人熱情友好。

  “也許是學校的教育方式不適合他。”嚴海燕萌發出這樣的想法。此後,她開始在網絡上尋找各種關於怎樣教育“問題孩子”的資料,到書店購買教育類的書籍,慢慢地,“在家上學”四個字闖入她的視線。

  逃離學校

  “在家上學”在中國興起不過數年,這個詞被圈子裡的人提出也不過兩三年的時間,但當嚴海燕這樣的家長發現這樣一個群落時,還是對這種新鮮的教育方式充滿期待。

  聽說雲南大理有一個“在家上學”自助交流會,嚴海燕拿出整整一周的時間,跨越幾千公里來到會場,當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在家上學”實踐者聚集一堂,嚴海燕受到莫大的鼓舞。

  在中國,一些孩子選擇在家上學,都是被逼無奈,像嚴海燕兒子這樣的“問題孩子”,最為常見。8歲上海男孩曉東(化名)的爸爸,有著與嚴海燕同樣的經歷。一年以前,老師建議曉東爸爸帶曉東去醫院檢查多動症。班裡收到老師建議的一共有5名孩子,其他4個孩子的家長聽話去醫院檢查,拿回4張多動症確診書。

  只有曉東爸爸對老師的話置若罔聞,他堅信曉東沒有什麼多動症。曉東爸爸後來聽說,曉東的這4名同學接受了治療,吃了藥物,乖了很多。家長將診斷書送到學校,從此以後,4人的成績不再與學校對老師的考核成績掛鈎。老師和4名孩子的家長也許鬆了一口氣,但在曉東爸爸看來,這樣的結果實在太可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