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常修澤:聚興中華,構建兩岸大屋頂

http://www.CRNTT.com   2013-01-07 00:28:29  


 
  兩岸都應有構建兩岸“大屋頂”的博大容量

  在“構建聚興中華兩岸大屋頂”一文中,反復提到“容”的問題。為什麼對“容”情有獨鍾?

  因為我感到現在容量不夠博大。中華民族本是一個具有博大容量的民族啊。老子《道德經》有一句名言:“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道德經》第十六章)。他說的“王”指什麼?就是指“統治”。怎樣才能統治得好呢?老子說必須要“公”;怎樣才能做到“公”呢?必須要胸懷寬廣,“容”量宏大;怎樣才能做到“容”量大呢?必須要知道“常”。“常”是什麼?“常”是常規、規律,包括社會發展規律。構建兩岸“大屋頂”,為“兩岸一體”建立持久可靠的制度保障,這是客觀規律之使然。兩岸政治家都需要把握“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這一大智慧。

  在把握歷史規律的大智慧方面,我很感佩基辛格博士與周恩來先生。1972年在簽訂《中美聯合公報》時,遇到大陸和台灣這一癥結,著名謀略家基辛格博士與時任中國總理的周恩來連袂創造了“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這組概念。“海峽兩岸”這個概念本身就顯示了一種博大容量的大智慧。

  11年後,1983年,鄧小平提出:“根據中國自己的實踐,我們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辦法來解決中國的統一問題,這也是一種和平共處。”這裡,“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也是一種大智慧。雖然,由於兩岸問題的複雜性,鄧小平提出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在短期內難以實現,但是,他也促使我們從更高的高度和更大的視野來思考問題。

  這不禁使我想到哲學界主張“合二而一”論的先祖方以智的一句名言:“盡天地古今皆二也,兩間無不交。”(方以智:《東西均》)這種“兩間無不交”的狀態,不是恰好構成一個“大屋頂”嗎?提出聚興中華兩岸“大屋頂”的想法,正是由此而來。兩岸應該研究“兩間無不交”的結構、主體、功能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