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核電的日本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3-01-16 08:43:41  


 
  直到2000年之後,世界各國開始重視鈾資源,此後中國與日本在中東的鈾資源爭奪開始愈演愈烈,這種爭奪主要集中在兩個國家,一個是哈薩克斯坦,一個是蒙古國。

  04年11月15日,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公司簽署了“長期戰略夥伴關系協議”,只是日本綜合商社早已搶先於中國政府與哈薩克斯坦達成了更多實質性協議。

  日本在其後的談判中逐漸占據了上風,僅在2007年5月就與哈薩克斯坦有關方面簽署了25項關於能源合作的協定和備忘錄。

  而為了布局哈薩克斯坦,東芝更是不惜將自己持有的美國西屋電氣10%的股份轉讓給哈薩克斯坦的國家原子能工業公司。

  日本政府對於企業在海外的開采活動一直保持這相當高的政策關注,不僅給予外交、政策等多想綠燈,更是常年提供高額的開采補助——對於前期風險程度最高的勘查工作,經費全部由政府承擔,而選點後進行礦床勘探時,鑽探和坑探工程政府補貼50%,其他工程補貼更是高達60%。

  與日本的雷厲風行相比,中核以及廣核在哈薩克斯坦的談判陷入僵局,最終,以同樣的股權換資源的方式,卻只換得了年鈾礦產量1000噸小礦口49%的股權。

  哈薩克斯坦的失利只是中日鈾資源戰爭中的一個縮影,蒙古的鈾資源之戰更具硝煙。蒙古是全球鈾礦開發最具前景的國家之一。

  國際原子能機構曾指出,蒙古國內的鈾礦儲量可能超過150萬噸。開發後,它將成為世界第三大鈾供應國。蒙古的鈾礦資源就吸引了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等核電大國的目光。

  為了獲得蒙古的鈾礦資源,各國紛紛以核電站為誘餌,俄羅斯最早與其進行合作。此後日本公司則牽頭計劃在蒙古建設首個小型核電站,各國外長頻頻與蒙古會談。

  2008年,蒙古國內發生騷亂。俄羅斯媒體當時就認為,這是美國為了獲得蒙古的鈾資源而發動的"新橙色革命"。作為與蒙古最相鄰最具淵源的中國,在與蒙古的鈾資源談判上明顯處於下風。

  在世界範圍內,下一個重點爭奪的鈾原料海外供應地很有可能是澳大利亞,因為全球38%可低成本開采的已探明鈾儲量處於該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