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志武:現代技術催生民主法治

http://www.CRNTT.com   2013-01-30 11:16:41  


 
  我看到這樣一些總體數據,就是目前全國範圍內把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的運輸總量加在一起,2012年全國範圍的貨運量將會超過350億噸,按照13億人口來算,一年的人均貨運量達到26噸的水平。當然,我們可以說這恰恰說明中國經濟現在是非常的現代,方方面面跨地區的物流都大大增加了。可是,有了這些高強度、大規模的運輸容量運輸能力,如果同時行政權力不受制約,那麼,不受制約的政府權力所可能對民間財富產生的威脅,或者說政府能夠侵犯民間財富的能力和程度也是歷史上任何時期所無法比的。所以,現代交通運輸工具和網絡帶來的結果,也使權力掠奪民間財富的能力達到空前的高度。這些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也必須從制度、從憲政權力制衡上做出調整。

  這個話怎麼說呢?稍微了解歷史的都知道,晚清鐵路出現之前,京杭大運河是中國最主要的幫助朝廷從各地運輸糧食還有其他貴重東西到北京的手段。但運河到底能掠奪多少民間權益和財富呢?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最早從春秋戰國開始修建,在近2000多年歷史上,為朝廷徵收民間財富。運河最鼎盛時候,每年到北京的朝運船只數大概為2萬只。這是什麼概念?如果當時的船每艘可運5噸貨物,那麼全年總流量也就是10萬噸這樣的水平,跟現在幾百億噸完全是沒有辦法比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只看到現代技術給經濟、運輸、交易成本帶來的方方面面積極影響,如果憲政制度不相應的跟上來,民主法治對權力的制約不跟上來,那麼,老百姓利益受到的挑戰和威脅是史無前例的。如果沒有現代民主法治,不受制約的政府權力就會威脅太多的民間利益。

  第二個要重點強調的變化就是金融技術。中國的第一個現代銀行即中國通商銀行是1897年成立的。在那之前,比如在乾隆中期,全國大概有2萬家錢莊、典當行,但是這2萬家和其他金融機構,都沒有構成跨地區的網絡,都沒受制於中央集權,所以,權力不能完全控制他們。這樣一來,像我老家茶陵,當地的錢莊吸收過來的存款和金融資產全部都投放在本地,而不是像現在,全國的商業銀行可以在全國各個地方吸收存款,但是投放決定權首先是控制在北京,其次在各地分行,等等。

  實際上到18世紀末期、19世紀上半期時,票號在全國範圍內有一定的聯網,據估算,光緒前期,票號的總號和分號數在全國範圍之內大概有400家。我們不妨假設每一家票號總號和分號有10萬兩銀子的資產——當時這是非常大的資產了,也就是在全國範圍之內,連成網的票號體系最多控制4000萬兩銀子這麼多的金融資產。按照當時北京一般工匠一年大概賺20兩銀子算,那時候全國票號與金融體系控制的金融資源大概是一個什麼規模呢?是相當於200萬個城鎮工人一年的收入。也就是說,那時候不管是光緒皇帝,還是其他皇帝,權力再怎麼失控,頂多可以把200萬人的年收入亂花、亂調配,其權力失控帶來的公害也就這麼多。

  這個數字跟今天全國金融體系所控制的資源,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概念。最近看到,全國主要商業銀行總共控制了90多萬億的儲蓄存款。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如果城鎮居民201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萬元作為一個基數,那麼這90多萬億存款金融資源,相當於36億城鎮居民今年一年的可支配收入。當然,我們沒有36億城鎮居民,也許只有6億,這恰恰說明,現在的金融體系所控制的資源規模,在數量級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這個角度,我們看到全國金融機構的一體化,特別是這些銀行的信貸也要受國務院、發改委統一的調配以後,權力稍微一失控,給社會帶來的損失都會高得史無前例!

  作為制度設計的思考者,我們必須要考慮到,萬一這些權力被濫用時要怎麼辦?在可以影響到的資產規模相當於36億城鎮居民或100多億農民一年收入的時候,這個潛在的傷害和危害跟歷史上任何時期相比也是不能同日而語的。所以,這裡我們思考未來社會挑戰的時候,不能只看到現代金融體系帶來的好處,而是必須看到權力一旦失控、被濫用時,可能構成的傷害是什麼樣的數量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