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軍:為何提高收入流動性更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3-03-01 08:18:27  


 
  本書的研究表明,導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以及收入流動性放慢的更突出的因素,是那些非市場因素導致的分配不公以及由此造成的收入流動性受阻。在這里,作者特別強調,在影響收入分配狀況和流動性的因素中,機會的不公平和分配的不公正更為核心。這與我一直所說的“失公因素”是極為一致的。不用說,任何旨在改善收入分配狀況和流動性的改革政策必須能夠改變維持這些機會不均和分配不公的制度。

  民患貧,更患不均。中國新一輪的體制改革顯然應該集中解決“失公”問題。由於造成“失公”問題的根源在於國有部門的行政性壟斷、城鄉分割,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的分配不均以及行政過度管制等,這些都是原有計劃體制的殘餘,當然需要啟動進一步的改革和促進體制轉型來解決。

  經濟學家的既有經濟理論和經驗研究都表明,收入分配的改善可能有利於長期的經濟增長。比如,教育和醫療資源分配的公平化直接有利於人力資本水平的積累,也有利於提高人力資本的回報率和改善收入水平。

  政府有必要在教育、醫療和其他公共福利制度上進行大膽的改革,提高公共福利分配的公平性。在公共財政上,政府應該繼續提高公共福利開支的比重,尤其是在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的開支,且要向收入較低的群體和地區傾斜。中國在教育和醫療衛生上的公共開支占GDP比重目前仍然低於世界中位水平,低於中國人均收入在世界上的相對位次。

  體製造成的另外一個不公是私人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的機會不公平和競爭不平等問題。打破國有企業在一些行業的壟斷或占優地位,意味著新企業的進入和大幅度降低乃至取消這些行業的准入門檻,從而減少國有部門的壟斷利潤及支付高於市場水平的工資福利的能力。這自然會給這些行業帶來投資和生產率改善的機會,同時也會增加私人部門的盈利機會和提高收入水平的能力。毫無疑問,這樣的改革既有利於公平,也有利於提高效率,當然也有利於改善收入分配和收入流動性。這就是本書最重要的政策含義。

  (《收入分配與收入流動:中國經驗和理論》,權衡著,格致出版社2012年12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