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型城鎮化需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破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3-11 08:06:35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訊/新型城鎮化是未來十年中國突破“中等收入增長陷阱”的關鍵抓手,也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動力。然而,新型城鎮化不能變成“趕農民進城”,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是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尋求破題。

  中國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文章表示,理論上講,新型城鎮化能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的驅動力,是因為它能夠打破二元經濟結構失衡,創造新的要素組合。事實上,二元結構失衡不僅是中國內部失衡的最大症結,也鎖閉了中國經濟成長階段最重要的內需增長。未來中國新型城鎮化以及要素市場化,都要從土地完整確權上做文章,這將是推動更廣泛和更深入制度創新的關鍵。

  文章分析,近年來,中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二元特征也在不斷強化。城鄉結構的失衡引發了經濟結構失衡、分配結構、投資結構失衡等一系列內部失衡。

  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民致富困難、農村消費不足,使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反映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不斷上升。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從2000年開始,我國基尼系數已越過0.4的“警戒線”,代表城鄉差別的“城鄉居民收入比”也日益擴大。另一方面,由於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根據要素貢獻大小進行的,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對應較高的收入。因此二元經濟結構強度越大,城鄉間收入差距也就越大。據統計,2008年中國GDP結構中,農業創造的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11.2%,但這些財富是靠40.8%的勞動力完成的,也就是說40.8%的人創造了11.2%的財富。由於農村經濟分散,很難形成規模效應,農村投資邊際效用是下降的。

  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城鎮化,而城鎮化的本質是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建立均衡式的城鄉互動和工農互動增長機制,要將國家從農業轉出發展要素資源的格局,調整到工業向農業轉入發展要素的格局上來,對整個農業發展給予根本性補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