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如何抓住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13-08-09 08:49:03  


  中評社北京8月9日訊/隨著發展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中國第一輪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經濟全球化紅利正趨於消失,第二輪以擴大內需為主的經濟全球化紅利正在形成。

  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

  光明日報發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劉志彪文章分析,與第一輪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經濟全球化相比較,中國新一輪的全球化機遇,最起碼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征:

  第一,從利用別人的市場轉向利用自己的市場。過去中國在低收入條件下,因國內市場發育不足,成長過程較多利用了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規模成為世界第二之後,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社會保障水平的提升和市場開放程度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已經轉化為百家必爭的市場。為此,需要我們把發展戰略的重心轉向利用和開拓自己的市場,以自己的內需拓展自身增長潛力,而非繼續依賴那些處於調整底部的其他國家的市場。

  第二,從低級要素利用轉向高級要素吸取。過去,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得到充分開發和使用的是與世界工廠需求相適應的一般要素。與這種依托低成本要素參與全球低端分工所獲得的全球化紅利不同,新一輪經濟全球化要提升中國在全球產品內分工的地位、向價值鏈上游攀升,要求中國依托龐大的內需市場吸收全球高級生產要素,尤其是技術和人才要素,以此推動中國經濟從學習模仿全面走向創新驅動的發展軌道,獲取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紅利。

  第三,從被動適應全球化競爭轉向主動創造全球化戰略機遇。中國參與的第一輪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主動發動的,其為利用中國的加工製造平台,採取國際外包形式把中國納入全球產品內分工體系,中國企業在這條由跨國企業控制的全球價值鏈中處於“被俘獲”的地位。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中國要利用自己潛在和現實的市場規模,促進全球要素的重新集聚和重新配置。因此,它是中國為適應全球經濟形勢和競爭格局的變化所作出的主動戰略調整,也是中國給自己、給世界主動創造的一種戰略機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