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擇偶錯位”背後的中國現實

http://www.CRNTT.com   2013-12-20 12:15:27  


 
人性參差背後的社會政策之痛

  我認為,在性、婚姻和家庭問題上,制度和社會政策之痛不應以人性參差作為遮羞布。忽略社會整體結構的缺失,而將擇偶困難的原因歸諸個人和家庭,這種做法也見之於對80後婚戀觀日益“回歸傳統”的闡釋上。比如,調查發現,“80後、85後更會因為父母的反對而與戀人分手”。“從70前到85後,試圖說服父母,最後自己做主”的比例從83.1%逐步減到72.1%。另一組數據則顯示,從70前到85後,認為“沒有感情的婚姻應該離婚”的比例越來越低,從70前的70.9%逐漸減少到85後的46.7%。

  有評論認為,這反映出“80後”、“85後”獨生子女居多,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性更強,缺乏獨立性,經濟上的依賴導致他們擇偶中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意見。與美國上世紀80年代保守主義思潮回潮,社會回歸傳統的家庭和婚姻形式不同,我覺得,中國年輕一代回歸“保守”,並不是以意識形態為驅動的。將此歸咎於80後缺乏獨立性,不如說它反映了社會轉型之痛。上世紀90年代畢業的研究生或大學生,畢業之後一旦取得穩定的工作,基本上就有了好的“錢”景。但本世紀前十年,隨著福利分房制的瓦解,單位制度的漸漸鬆動,讓個人承擔了以往由國家、單位來承擔的事。這一方面使得作為社會原子的個人發展有了彈性,但另一方面,一畢業便背上買房的沉重負擔,經濟上的不安定感使年輕一輩從事社會改造的理想煙消雲散,婚戀家庭觀念卻趨於保守。

  我認為,這些具體的調查結果雖值得關注,但批評的重點卻應指向這份報告所體現出的整個社會的“單身焦慮”和浪漫愛想象。在世界上那些福利制度相對完善、性別平等指數較高的地方,單身並不成為“社會問題”,政府和社會機構反而會將工作重點放在單身人口的福利,單身者的心靈照顧,單親家庭兒童教育等議題上。我國從政府部門到民間對於婚戀行為的介入,對單身者的額外憂慮,與GDP增長需要異性戀家庭不斷提供新的勞動者,傳統家庭對於住房需求巨大,而住房投資在社會穩定中扮演關鍵角色等國家宏觀行為有關。具體到個人,婚姻、家庭和子女會帶來幸福感,這一點不言而喻;但個人總處於變化的社會結構中,後者應是所有調查數字背後不應忽略的一維。

  此外,層出不窮的“婚戀報告”、“單身調查”也反映出一種浪漫愛想象—婚姻家庭才是人生的歸依,獨身注定不幸福;另一方面,卻熱衷報道求偶過程中的利害算計。比如有意見認為,不久前公布的新婚姻法《徵求意見稿》,是為了懲罰“傍大款”、“房子比男人可靠”的“壞女人”和“勢利女人”。但從未有人批評,男性求婚一刻遞出的一束玫瑰、一枚戒指,在浪漫和甜蜜之餘,卻交換了女性餘下大半生在生育、家庭勞動、子女照顧上付出的艱苦且無償的勞動。這種交換是否值得?有人說過男性才是最勢利的性別,當社會總把目光集中於求偶、戀愛等幾個美麗的時間點而不及其餘,那麼,不僅不利於女性進入婚姻的心理準備,對男女兩性尤其是年輕女性來講,也是不公平的。

  作者系性別研究學者

  來源:時代周報 2010-12-23 110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