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國春節為什麼不放假?

http://www.CRNTT.com   2014-02-03 10:18:20  


 
  政府雖大力提倡,可老百姓似乎並不買賬,公歷新年,只有政府機關相互拜年,民間則冷冷清清,反觀春節時民間卻熱鬧異常,許多商人在春節時也關門謝客並貼上傳統的春聯。當然也不乏有些激進的革命青年反對過春節,在長沙就有人給有些貼著春聯過舊年的緊閉門扇的商家門上斜貼如喪家場景的白紙條。不過這樣極端的例子還是少數,民間春節照樣過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新歷在民間也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社會日常生活還是沿用陰歷。各軍政機關和學校對新歷是“表面上尚能遵用”。而商業結算、發付工資等一般社會生活均沿用舊曆。

  以當時北洋政府的執政能力,還做不到全國各地一盤棋。民初的著名學者吳虞1915年元旦的日記就寫著“懸掛國旗,飛片拜年。” 可是到了這一年的2月13日,也就是陰歷的除夕,吳虞則“同香祖、長倩,及楷、桓諸女小飲,完結今年”。這說明他仍然把陰歷除夕當成一年的年尾。當晚城裡“鞭炮之聲不歇”,第二天正是大年初一,吳虞“令人持片與少荊太夫人拜年”。可見,他是兩個年都在過,他為什麼不怕受處罰?因為吳虞在處於半割據狀態的四川,自然不怕。

  到了1918年,北洋政府也覺得這種違背民意的改革不太可取,春節終於開始允許放假了。

  喊“春節快樂”會被當成反動派

  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中國實現了名義上的大統一。統一之後的國民政府顯然沒能吸取北洋政府的教訓,不僅重申春節不准放假,而且決定結束兩種歷法並行,欲徹底廢除舊曆,以顯示其“革命”的決心。國民政府認為新舊曆並存會“貽笑列邦”,“抵牾國體”,“與吾人革命之旨,亦屬極端背馳”。

  1928年5月,國民政府內政部提出《實行廢除舊曆普用國歷案》,提案的措施甚是嚴厲,嚴禁私售舊曆、新舊曆對照表。在放假方面,則嚴令各機關、各學校、各團體,"除國歷規定者外,對於舊曆節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傳統歷法就此成了禁止使用的"廢歷"。1929年春節若有人在街上喊"春節快樂"、"恭喜發財",會被當成反動派。為配合新歷法,1931年,教育部頒布了《修正學校學年學期及休假日規程》,其中寒假統一為1月18日到1月31日。這樣的假期規定,完全以新歷法為標準,從而很難保證春節時正好放寒假。這種"坑爹"的放假方式,不僅學生們會叫苦不迭,就連老師們也怨聲載道。

  1934年的春節是2月14日,一本名為《學校生活》的期刊登載了一篇學生們寫的小詩:"今天是廢歷的‘The New Years day’,在家耍子多Happy!但是‘上司’仍舊叫我們在學校Study,想起來,真是多麼的Sorry。"2月13日,正在清華大學讀書的季羨林在日記裡記道:"明天是舊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覺得我還有一腦袋封建觀念。對於過年,我始終擁護,尤其是舊曆年,因為這使我回憶到童年時美麗有詩意的過年的生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