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政策首要目標是守住風險底線

http://www.CRNTT.com   2014-03-07 08:31:13  


  中評社北京3月7日訊/隨著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中國經濟發展內在潛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質性轉變將更有望得以實現,也必將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中國證券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文章分析,也應看到,除國際經濟整體復甦緩慢、不可預測風險因素諸多外,中國經濟的回升基礎並不穩固,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風險因素較多。

  第一,資金配置扭曲,價格上升。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高於GDP(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社會融資規模快速擴張。但是,金融系統資源錯配、期限錯配等問題突出,資金鏈條不斷加長,對央行的流動性政策越來越敏感,資金價格攀上新台階。房地產泡沫和政府債務及隱形政府擔保,支持貨幣信貸的快速擴張,大量新增資金被直接或間接配置到房地產、基礎設施等領域,2013年前9個月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高達55.8%,從某種程度上講,擠出了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

  第二,房地產市場趨勢性分化,風險進一步積累。經過近年來的迅猛發展,房地產市場區域格局發生了趨勢性變化。三、四線城市呈現出住房和土地供給“雙鬆”狀態。由於住房供給持續增加,人口集聚速度趨緩,三、四線城市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但在現行財政框架下,為了推動市政建設和維持財政平衡,政府仍繼續供應土地,導致住房供求關係更加寬鬆,一些城市開始出現房價下跌泡沫破裂跡象。與此相反,一、二線城市則呈現出住房與土地供給“雙緊”狀態。由於就業吸納能力提高和公共服務較為完善,城市規模仍處於持續擴張狀態,剛性需求旺盛。但這些城市住房用地占比偏低,土地和住房供給相對不足,價格上漲壓力較大,導致泡沫進一步膨脹。這實際上已成為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最不可預測的風險點。

  第三,產能過剩嚴重,調整緩慢。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3545家企業所在行業產能過剩情況的調查,71%的企業認為目前產能過剩“非常嚴重”或“比較嚴重”。截至目前,企業設備利用率僅72%,比2012年低0.7個百分點。同時,產能過剩呈現行業面廣、絕對過剩程度高等特點。由於地方保護和缺乏有效退出機制,過剩產能調整進展緩慢。67.7%的企業認為,要消化目前的過剩產能,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

  第四,出口競爭力有所下降,國際市場份額縮減。自2011年起,中國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開始低於GDP占全球的比重。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在2011年和2012 年連續下降。在國內完成勞動密集型加工環節、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在2012年出現十多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