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烏克蘭的“民主”病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9 11:50:59  


 
  烏克蘭各地區差異之大,甚至於用我們耳熟能詳的以第聶伯河為界的東烏—西烏兩分法都不能完全說明。即便按粗略的標準,烏克蘭也至少可以分為下表的五個部分。

  在蘇聯時代,各加盟共和國實質上相當於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其領土劃分不過是一種國家內部的區劃調整,完全是出於行政管理的考慮,畢竟在當時沒有誰會想到這些加盟國會獨立,更想不到獨立時會全盤照搬蘇聯時代的邊界劃分,而不考慮歷史、宗教、傳統、文化等其他更為重要的因素。於是,當1991年烏克蘭倉促獨立時,這些有著不同歷史淵源、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構成、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區就被一股腦地捏到了烏克蘭共和國境內。這樣的國家看似坐擁歐洲排名第二的領土面積,但實質上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可言。

  2010年的總統大選充分體現了這種聯合的鬆散程度,自東向西形成了層次分明的特色。親俄的地區黨候選人亞努科維奇得票率在最東部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州超過90%,向西逐漸遞減,到了利沃夫周邊的三個州甚至連10%的選票都拿不到。親西方的祖國黨候選人季莫申科的得票率相應地此消彼長逐漸遞增。

  與此同時,作為蘇聯的繼承者之一,烏克蘭也繼承了蘇聯複雜的民族關係,不大的國家境內竟生活著大大小小130多個民族,自古以來就存在著糾纏不斷的衝突——烏克蘭人屠殺過猶太人,俄羅斯人驅逐過韃靼人,烏克蘭人打過俄羅斯人。這些地域衝突和民族矛盾,使得構建一個民主的民族國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和解與包容都無法培育起來。

  二、去蘇聯化破壞了共同的歷史記憶

  如上文所述,現今的烏克蘭之所以形成,純粹是蘇聯使然,後者也是唯一一個曾經囊括了烏克蘭共和國全境的政權。蘇聯時期形成的共同歷史記憶本來應該成為烏克蘭各族人民尋找共識的出發點,但烏克蘭獨立後,基於其獨立合法性考量,反其道而行之,將蘇聯歷史描寫得一團漆黑,妄想以共同的“苦難記憶”為基礎構建共同的民族意識。

  這種構建首先在歷史事實上是站不住腳的。蘇聯統治集團中俄羅斯人所占的比例相對其人口總數而言,可謂是微不足道,反而是烏克蘭走出的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及其烏克蘭親朋故舊,統治蘇聯長達28年之久。

  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在“去蘇聯化”上甚至更進一步,在蘇聯、共產主義和俄羅斯三者之間劃等號,將蘇聯在上世紀30年代發生的大饑荒說成是俄羅斯人針對烏克蘭人的“種族滅絕”行為。死亡人數也被層層注水,到了親西方的時任總統尤先科那裡,一躍為1000萬,幾乎到了失去理智的境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