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的城市化應謹防“歐洲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5-07 09:10:39  


 
  中國的道路:統一、效率與平衡的衝突

  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化模式相比,中國未來城市人口的集聚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需要警醒的是,中國過去的政策導向可能進一步加劇了統一、效率、平衡之間的衝突。

  今天的世界經濟已經高度全球化了,在此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經濟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整合,製造業在全球分布需要考慮在哪裡投資是最具有生產效率的,國際投資者考慮的是如何節省成本,從而達到最有效的產出。中國是一個東部單面臨海的國家,沿海地區因為有港口,相比於鐵路更為節省運輸成本,從而是國際投資者投資的最佳區域,此時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決定性力量。但中國沿海的海岸線相對於國土面積並不長,到了渤海以北,港口附近的海域在冬天還可能會結冰。因此,與國際上其他地區相比,參與國際貿易和製造業分工體系,在海運成本上有競爭力的就是長三角、珠三角一帶的腹地,這一地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和收入,從而決定了被市場力量驅使的勞動力流動方向,體現了市場效率原則。

  遺憾的是,中國至今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勞動力流動障礙,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不得不將大量的資源用行政干預的方式向內地配置,結果就會犧牲效率。統一、效率與空間平衡之間不能兼得,追求平衡的過程中,人們嚴重混淆了規模的平衡和人均的平衡兩個概念,認為只有把經濟資源往欠發達地區和人口流出地移動,才能實現平衡。但根據前面展現的理論和國際經驗,在市場力量的主導下,人口向少數地方集中最終能夠帶來人均意義上的平衡。通過政府力量干預資源流向追求的是規模上的平衡(經濟資源的均勻分布),只有實現人均意義上的平衡,才能真正達到平衡,實現統一、效率與平衡之間的協調。

  過去十年當中,市場力量引導人往高處走,高處是指東部、大城市,也包括內地的區域性大城市;而政府的干預則引導資源向低處走,低處則為內地、中小城鎮。任何大國都需要向欠發達地區轉移資源,在這裡,我並不是反對為欠發達地區提供財政補貼,我要討論的是政府進行財政轉移的時候,應當考慮轉移的數量、地點和結構,如果違反市場經濟的規律,一系列低效率的後果就會出現。中央向內地進行資源傾斜的過程中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建設用地指標傾向於更多供給內地,與此同時財政轉移支付和企業補貼等資金也向內地傾斜。這兩種資源傾斜給內地帶去了大量投資,勞動力似乎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工作,而無需到沿海地區工作了。引用商務部長高虎城對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八字描述,是“總量過剩、局部短缺”。這說明,勞動力市場有流動障礙。如果流動自由,過剩的勞動力就可以到存在勞動力短缺的地區工作。今天中國的情況是沿海地區出現勞動力短缺,工資不斷上漲,但內地會抱怨農民進城找不到工作。

  圖1反映的是中國內地省份土地供應占比的變化趨勢。2003年以後,國家開始把建設用地指標作為補貼內地的政策,所以整個內地的土地供應比重處於上升過程中。由於中西部省份土地供應多,但需求有限,沒有足夠的企業落戶,供給嚴重大於需求,使得內地很多工業園可以實現零地價。而沿海地區地價不斷上漲,需求仍大於土地供給,於是出現有些地方把山頭削掉造地,或者通過填河的方式增加用地,帶來生態上的成本,比如,因為大量填海導致島嶼數量急劇下降,這在長期是不合算的。此外,政府將大量的轉移支付撥給內地,如圖2所示,內地省份獲得的轉移支付在全國所占份額在2003年之後持續上升。

  給了內地資源,表面上看能夠拉動內地省份的投資和經濟增長,但如果這些投資的效率低下,最終將是不可持續的,並且會給內地政府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圖3體現的是內地省份城投債的變化趨勢。城投債在地方政府債務中占有很大比重,圖中反映的中國內地省份的城投債所占份額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內地省份當年發行城投債的只數的比重,還有一個是當年融資規模的比重。可以發現,2006-2012年期間,這兩個指標都是不斷上升的。在2012年這年的增量中,這兩個指標都超過了50%,但當年內地省份GDP加起來只有全國的41%。GDP的份額小於債務增量份額會導致內地債務負擔相對來說越來越重,最後變成地方政府的財政危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