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印度選出了一個政治強人——莫迪

http://www.CRNTT.com   2014-05-20 11:23:34  


印度輿論並不擔心莫迪會把印度引向極端政治和專制統治,因為他們對印度民主制度對權力的制衡能力充滿信心。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訊/5月的印度,驕陽似火。終於,世界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選舉——印度議會第16屆人民院(下院)選舉的結果在5月16日揭曉:印度政治變天,政府更迭,右翼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JP,以下簡稱“人民黨”)領袖納倫德拉·莫迪將出任印度下屆總理。

  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選舉,在印度獨立以來的政治發展史上烙下了劃時代的印記:第一,投票率高達66.38%,創歷史最高紀錄,反映了選民“求變心切”;第二,人民黨席位飈升,達283席,遠超人民院半數272席,不僅創該黨有史以來最好選舉成績,更重要的是,過去25年來沒有任何政黨可獲過半數席位、第一大黨不得不與諸多小黨聯合執政的趨勢在此出現拐點,印度將重新擁有穩定的“多數政府”;第三,“百年老店”國大黨可謂遭滅頂之災,僅獲44席,比以往最差紀錄114席還低一大截,這很可能標誌該黨的家族統治傳統(尼赫魯—英迪拉—拉吉夫—索尼婭—拉胡爾)行將走到盡頭。

意料之中

  可以說,印度最近三年來的形勢演變早就昭示國大黨此次必遭慘敗。2011年,全國300多個城鎮舉行聲勢浩大的反腐敗示威抗議,政府威信掃地。此後,在多重醜聞纏身、法院積極干預、以及反對黨蓄意攪局的困難情況下,政府顯然不作為,不僅外資流出,本國資本也駐足觀望,致使經濟增長出現政策性下滑,從政府第一任期(2004至2009年)的年均增長8.4%落到最近兩年4.5%的水平。

  然而,從根本上講,是國大黨長期以來的領袖危機決定其此次慘敗難以避免。前總理拉吉夫1991年遇刺身亡後,國大黨陷入了長達十年的“領袖空白”時期。2004年,在拉吉夫遺孀索尼婭的領導下,國大黨東山再起。但這位來自意大利的夫人有自知之明,知道她肯定領導不了這個國家,於是,把總理一職拱手讓給了著名技術官僚出身的國大黨重臣曼莫漢星。曼莫漢星人品一流,工作勤勉,但缺乏掌控政治、駕馭全局的秉賦,這一弱點在國大黨執政的最後幾年愈發明顯。面對複雜的不利局面,曼莫漢星一直保持沉默,既無力在議會舌戰,又不善與媒體溝通,顯然缺乏在印度政治環境下擔當總理的必要素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