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看歷史:內清外濁的非典型清官曾國藩

http://www.CRNTT.com   2014-05-24 10:35:57  


 
  學做聖人,在日記中痛自反省

  為什麼後來曾國藩能夠脫胎換骨,能夠刻苦地自我修煉呢?這個也跟他到北京當官分不開。曾國藩在北京見到了很多大儒、大學者,他很受觸動。同時在做了官之後,曾國藩身上就沒有作八股文的壓力,他就開始有時間從容地研究一些學問。那時候一個讀書人必不可少的是要研究理學,理學的一個基本理論就是每個人通過自我磨煉都可以成為聖人,每個人都有聖人之志。所以在30歲的時候,曾國藩覺得三十而立,不能像以前那麼混下去,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學做聖人。

  曾國藩學做聖人是如何入手的呢?說起來很簡單,他學做聖人就是從寫日記開始,用工整的蠅頭小楷,把自己每天的所作所為,每天早晨一睜眼到晚上睡覺所做的事情,特別是把不符合聖人標準的都摘出來,痛自反省。在日記當中,他還給自己定下每天攻克的下限,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每日讀一經,隔三差五地練習作文。有了日記的這一工具之後,曾國藩工作、學習的效率大為提高。

  在立志自新之後,曾國藩馬上就想起和鄭小山打的那一架,雖然這一架兩個人都有毛病,但是要改過,就要反求諸己,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要改過就要從速。所以曾國藩馬上到鄭小山家登門拜訪、賠禮道歉。鄭小山也很感動,留曾國藩吃飯。於是兩個人重新和好如初。

  通過曾國藩脫胎換骨的過程,對我們的啟示是,如果一個人真誠地投入自我完善,即使他的天資比較平庸,他的本領也可以增長十倍,他的見識也可以拓展十倍,他的心胸也可以開闊十倍。

  當總督後的收支脈絡與生活水準

  一般來講,大家對曾國藩的爭議就集中在曾國藩到底是一個真誠的人還是虛偽的人。很多人說曾國藩是一個很真誠的君子、聖人,但也有相當多的人認為曾國藩是一個虛偽的人,是一個老奸巨猾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為了升官發財。一個人的經濟收支是一個人生活中非常隱秘的方面,通過對這一方面的了解,我們往往可以界定這個人的真偽。

  《湘鄉曾氏文獻》當中,有一個曾國藩道光二十一年前後的賬本,因為曾國藩這個人心很細,做京官期間,經濟很緊張,曾國藩每天的生活都要記賬。通過這個資料進行一個梳理,就可以看到曾國藩一生經濟收支的基本脈絡。

  先說曾國藩在做京官時的經濟狀況。道光二十年,曾國藩中了進士,被皇帝授予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的官職,這相當於今天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的副處級以上的研究員,經常要見各部的長官,有時候還要見皇上,經常給國家起草一些文章。但他的經濟狀況可以用一個字概括——窮。比如道光二十二年,曾國藩的一個僕人叫陳升,跟主人吵了一架,主人跟僕人吵架這也是經常的事情,但是陳升吵完架之後卷起鋪蓋走人了,到另外一個官員家里去攀高枝去了,為什麼呢?因為曾國藩家生活水平太低了,經常拖延他的工資,吃的也不好。所以這個事使曾國藩很受刺激,然後就寫了一個傲奴詩,說“胸中無學手無錢,平生意氣自許頗,誰知傲奴乃過我”。手里沒錢,僕人都瞧不起自己,一個僕人比自己都傲慢。為什麼這麼窮呢?這就因為清朝的低薪制。

  用清代的一兩白銀能夠買多少大米來進行換算,大概一兩白銀相當於今天的200元人民幣,曾國藩一年的工資大概相當於現在24000元人民幣。這個錢如果對今天的一個京漂來講都是非常困難的,何況曾國藩拖家帶口。當時一個京官的支出是多少呢?在道光二十一年曾國藩全年花了458兩1錢9分白銀,財政赤字是333兩5錢4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