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財稅體制改革詮釋現代國家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14-07-04 08:46:17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怎麼唱

  文章認為,當經濟運行在區間之內,我們面臨的更大的挑戰是各項改革能不能如願展開,而財稅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重點推進三個方面的改革:改進預算管理制度、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和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

  營業稅可以說是地方唯一的主體稅種,營改增後按現行體制75%劃歸中央,顯然不行,中央與地方之間財力分配要重新作出整體設計,需要想方設法打造地方稅體系。因此,“營改增”將倒逼財稅體制配套改革。隨營改增推進,原百分之百歸中央的消費稅可能要讓出一部分給地方。消費稅改革中,會調整一些稅目,然後把一部分稅目徵收從生產、批發環節改到零售環節,交給地方,這是其方案設計的一個基本思路。好處是什麼呢?這樣不會激勵地方政府大搞招商引資辦企業,而會讓地方政府更加關心轄區內的公共服務與市場環境建設,促使市場購銷兩旺,而同時地方政府過日子增加了一個新的財力來源。

  “營改增”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已經啟動。2012年1月1日,上海市首先啟動“營改增”試點,形成了“6+1模式”,並在2013年8月1日後在全國推廣;樓繼偉部長說,“十二五”期間“營改增”要實現行業全覆蓋。2014年6月1日後,又把“營改增”推廣到郵電和其他行業。同時,一些複雜性因素逐漸浮出水面。比如上海交通行業“營改增”,企業反映稅負不降反增,調查發現主要是交通企業以車隊為單位,車隊投資周期大概4年,“營改增”啟動時抵扣不往前追溯,如果車隊沒有買新車換舊車,投資的進項抵扣就體現不出來,稅負同比就不降反增。針對這一情況,上海不調稅率,只是每個季度和企業做個結算,季度實際稅負不降反增的增加部分,當場退一半,另一半年底一塊結算,財政設立了一個過渡基金,解決資金支付問題。又比如公路上重型卡車,有北郵畢業生創業中開發了信息服務平台,信息統計表明,全國大約400萬輛,80%以上是屬於個體車主,他們全國流動,隨機接活,完成一單再接一單,在過去交營業稅的情況下,催生了一批掛靠公司、開票公司,弄虛作假對付稅收。推行“營改增”後,據說更複雜了,我們現在還在跟蹤調研,還沒有形成很好的解決方案。

  關於資源稅改革問題。中央層級文件已經明確,今年煤炭資源稅徵收方法將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原來從量計征時,每噸煤二、三塊錢,焦煤是一噸八塊錢。經過這麼多年,幾十塊錢一噸的煤已經成了幾百塊、甚至曾近千元一噸。如果從價計征,假定5%稅率,那麼一噸要幾十塊錢,是原來稅負十倍左右。煤炭企業說這樣改革我們受不了,全行業要虧損。這個理解其實是片面的,增加的稅負不是要煤炭企業自己吸收,而是要在產業鏈上進行傳導,以經濟利益杠杆促進資源節約,這是改革的實質。所以,今年如果真的在煤炭資源稅改革方面有動作,中國從“煤到電”基礎能源層面應將產生新的比價關係,並應推動建立煤電價格聯動的市場化取向的價格形成機制。這些年我們一方面講科學發展、節能降耗,但電力部門關鍵的改革寸步未動,這是政府自己的言行悖反。另外,企業和老百姓對霧霾不滿意,但一聽說資源稅改革不是減稅而是增稅,特別是改革後煤、電價格可能更貴,就完全不能接受。這又是社會成員訴求與認知間的悖反。誰都想過美好生活,誰都不想受霧霾威脅,但節能降耗減少霧霾排放的事情不光是政府的事,也是企業和全民的事,我們要理性對待無可回避的相關改革。在推行資源稅改革過程中,政府一方面要把握改革力度,使多數企業經過努力可以繼續發展,少數企業被淘汰出局,一輪做不到,可以分兩輪,甚至三輪來做,抓住機遇淘汰落後產能,消化過剩產能,促進升級換代。另一方面,當基礎物價提高傳導到最終消費品時,政府要及時提高低保標準,讓最低收入階層實際生活水平不下降,中等收入階層以上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轉向低碳生活,這正是可持續發展應該形成的局面。從資源稅的相關爭議看,改革雖然艱難,但今年已列入工作議程要求適時推進,我們將拭目以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