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鄧聿文:安倍從強硬立場後退的真實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14-11-11 10:25:06  


 
  兩國關係的惡化,雖然有許多偶發因素,但根源在於兩國的結構性矛盾。簡單地說,雙方都要成為“正常國家”。中國借著崛起態勢,要恢復歷史上在東亞的主導地位;日本則要擺脫戰後體制的束縛,成為一個政治大國。對於這種結構矛盾,雙方都有一個調整和適應過程。不過,相對來說,日本可能更艱難一點。因為雖然中國在大部分歷史時期都領先於日本,但現實是,中國自近代以後就落後於日本,一度這個發展差距越拉越大。在這100多年里,日本建立起了對中國巨大的心理優勢,幾乎涵蓋所有方面。可是到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突然間就超越了日本,並在短短四年間,中國的GDP就相當於日本的1.9倍。隨著經濟崛起而來的是軍事的快速發展以及民族主義的復甦。昔日的“東亞病夫”眼看就要重新成為東亞霸主,日本國民是很難接受這一現實的。借著美國重返東亞,日本整體上也出現了右傾主義,要求突破和平憲法,重新武裝日本以抗衡中國,這種國民心理和思潮在日本輿論和政壇占據主導地位,最終導致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和歷史問題上向中國發難,刺激中國民意反轉。

  現在兩國政府達成四項原則共識,總算是在歷史關鍵時刻,恢復了理性:意識到再這樣對抗下去,將會兩敗俱傷,因而各退一步。但相對來說,應該是日本讓步大一點。早前,日媒曾傳出安倍為APEC中日首腦會晤定下三點主張,(1)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2)但已知曉中國有自己的主張;(3)力爭花時間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從四項原則共識來看,核心問題還是關於釣魚島的。四項原則共識首次用了中方的“釣魚島”一詞,並且認為釣魚島存在爭議。雖然釣魚島存在爭議似乎不等於釣魚島主權存在爭議,但在中方看來,它其實就是釣魚島主權存在爭議的意思,只不過在文件中這樣表述,可能是出於方便安倍政府對國民解釋的考慮。

  對比三點主張,安倍政府這次不但不再堅持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這個說法,而且也沒使用“尖閣諸島”這個日本稱呼,在雙方政治文件中承認存在爭議,也打破了日本長期堅持的不存在主權爭議的立場。如果按照日本的三點主張與中方會談,不但中國不可能答應,根本反映日本毫無誠意。因此,四項原則共識的達成,可視為日本從原先的強硬立場後退,這個讓步其實還是有些大的。

  安倍政府之所以有這個後退,原因自然是日本有求於中國。一段時間來,安倍為謀求同習近平會晤,想了很多辦法。從常理看,既然某人有求於人,當然在事關他們的問題上,求人者要先讓步,這也符合邏輯。現在的問題是,安倍為什麼急於同習近平會面。深層原因恐怕還在於兩國長期的高強度對抗,對日本失要大於得。在中國崛起背景下,日中交惡一個直接後果是日本不可能繼續分享中國崛起成果,而且長期為自己樹立一個假想敵,對日本安全也是一大威脅,不利於日本的長遠發展和整體國家利益。日本前不久借助日中對抗已經完成了自衛隊的海外集體解禁權這一重要任務,沒必要繼續對抗下去。另一方面,背後也有美國因素。美國雖然希望中日適度緊張,但並不願看到兩國擦搶走火,否則,就會把美國拖下水。當然,在APEC會議上達成共識,也與安倍政府的民意下降有關。安倍近來遭遇到了其執政以來的最大信任危機,連續發生內閣高官辭職事件,這使得安倍急於在外交領域有所建樹,而僵化的日中關係就是一個最好的突破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